床的第二种形式是罗汉床。罗汉床是一个非常俚俗的名字,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罗汉床的形制比较多,但基本形制都是三面围子,一面冲前。有人认为罗汉床是从弥勒榻转换而来。弥勒榻是什么呢?很像佛教中的须弥座,是一个平面,没有围子。后来加上围子就叫罗汉床。人坐在上面,跟弥勒佛似的。
罗汉床逐渐演变到明清以后,变成了一个待客工具。两个人可以在床上斜倚着聊天,有点儿像双人大沙发。这种现象也是由中国人古老的起居习惯造成的。席地坐的生活使当时的人睡觉非常随意,就是席地而卧。因为没有客厅的概念,睡觉和待客是一个地方。反映到明清时期,就是罗汉床可以睡觉,也可以待客。
再看 《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坐在三面围子的罗汉床上观看歌舞表演,他为什么坐在床上呢?因为床的等级高。这一点我们有时候会忽略。床在待客的时候,等级比椅子高。
有一个典故叫“东床快婿”。这个故事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记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这段话比较诘屈聱牙。其实就是郗鉴想找个女婿,候选人中只有一个人敞胸露怀地在东厢的床上躺着吃,这人就是王羲之,他成了东床快婿。这是个著名的典故。所以说,有时候穿着西服、扎着领带未必能当成女婿,还是随意一点为好。
(选自《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马未都 著/中华书局/ 2008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