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花如雪满天飞,风筝之都艳如霞

2016-05-30 05:32越声
小演奏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潍县古街潍坊

越声

潍坊物产丰饶,民风淳朴,风景优美,自古就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美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诗云:“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诗中所说的潍州就是潍县,即现在的潍坊市。潍坊市不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还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有诗云:“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此外,这里还有媲美江南园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浪漫迷人的樱花以及大大小小的特色景点,总之,来到这里,你的心也会像风筝一样自在徜徉。

“袖珍园林”十笏园

十笏园可是大有来头,不可小觑。它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郑板桥在潍县做县长的时候也居住在十笏园,由此很多典故都打上了十笏园的烙印。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都对玲珑精巧的十笏园很钟情,以之作为官邸。康有为等历史名人也都在此居住过,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娶媳妇的高老庄也是在十笏园取景拍摄的。

世事变迁,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十笏园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作私邸,丁善宝善诗爱画,尤喜古建园林。他特邀亲朋精巧设计,仿照苏州园林的布局意蕴,在有限的面积里精心构建楼台亭榭,随形就势安排书斋客房等,假以曲桥回廊连接,点缀鱼池假山,小巧玲珑,匀称紧凑,集南北园林之美于一身。今天看到的十笏园,除“文革”中被毁的后花园外,主体建筑群落尚存,有古建筑房屋200余间,大小建筑多达34处。

因十笏园占地不大,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为“十笏园”。十笏园虽小,却尽显苏州园林的风貌,“到此无不忘忧客,入园即是画中人”,穿行其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

潍县民歌民谣丰富多彩

千百年来,流传于潍县城乡的民歌民谣,灿烂丰富、多姿多彩。

郑板桥的《潍县竹枝词》、王之翰的《九九消寒歌》、梁文灿的《潍阳十二月鼓子词》、裴星川的《潍县春节即事百咏》(竹枝词)等,都浸润着潍县民歌民谣的神韵,是反映当地世风民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民歌和民谣在古代的区别在于“合乐为歌,徒唱为谣。”就是说有乐器伴奏而唱的是“歌”无伴奏而唱的是“谣”。到了近代,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只说不唱、形如短诗或顺口溜一类的民谣,因其生动有趣、易学易记,大人小孩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地来上几段。

潍县有句俗语:“说书的,唱唱的,欢喜溜台儿(炒米做的小儿食品)鼓当子(玻璃吹成的玩具)。”描述的是解放前集市、庙会繁华的景象。在集市上演唱民歌小调是某些民间艺人谋生的方式,有的盲艺人或单独或三两合伙,走街串巷,弹着三弦或拉着二胡演唱地方小曲,在那时兴盛一时之后便逐渐消失。估计其原因既与社会动荡民生多艰有关,也因培养凑集这样的人才并非易事,可能有许多未被搜集记录的古老民歌也因此而渐次失传了。

解放后,当地政府积极对民歌进行搜集和整理,1948年潍县解放不久,便有《打潍县》等民歌在传唱,1950年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到潍演出,带着周总理让他“顺便考察各地民间艺术”的任务,曾会见过潍坊的年画、风筝、嵌银、刺绣及民间说唱艺人,当时的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还组织座谈会,向程砚秋介绍了潍县民间文艺状况,演唱演奏了有代表性的民间戏曲、民间歌谣和民间音乐,包括“茂肘鼓”、“吕腔”唱段、民歌《四大景》、民乐《老僧扫殿》等。

1952至1953年期间,山东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曾两次派人采集地方民歌和民间音乐,用钢丝录音机录音,并进行了记录整理,历时半年多,共收集民歌1500余首,编印了《昌潍地区民歌选集》,潍城区刘琳录音整理的《对花》,周炳义、丰会春、武桂英、王广英演唱过的《挑媳妇》《南锣》《光棍哭妻》《绣荷包》等都在其内。

1992年,当地文化局又挖掘编印了《潍城民间文学集成》,其中有固定曲谱的民歌如《四大景》之《春景》:“风春晓,春日暄,暖气薰,景物飘飘最堪怜。花开三月天,娇艳嫩色鲜。草萌芽,桃红似火柳如烟。暗伤惨,春闺两泪涟,愁锁眉尖。蝴蝶儿对对穿花又把两翅翻。煦日莅芳园,和气吹牡丹,玉楼人酒醉杏花天,玉楼人酒醉杏花天。” 这是一首文辞古雅的民歌。对景伤情、赏花饮酒,这“玉楼人”定是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整首民歌的意境思绪与昆曲《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很相近。

还有“清明节,三月三,仕女与才子,万万千千;花架高,彩绳悬,有情人乐意打秋千;飘飘摇摇,血色红罗裙,世间美少年。忽然而低,忽然而天,风吹衣羽化而登仙。”清明节打秋千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习俗性娱乐活动,各地皆然,但其着眼点在于“有情人乐意打秋千”,便有了一定的针对性,在节俗中增添了青春浪漫色彩。

山东最大最完整的十里古街

一提到青州,免不了要想起古城,除了历史上的广县城和广固城已尽数被毁以外,后来的东阳城和南阳城依然或多或少地保存着许多遗迹。这两座古城虽以南阳河为界,各居南北,但共存1000多年,而且先后都做过青州的主城,似乎从来就没有分开过。

跨过万年桥,来到南阳城,从南阳城的北辰门沿北门街一路向南,直到偶园街尽头的南阳城南门,连绵5公里左右。在这几条古街的旁边,又有棋盘街、卫街、昭德街相互连接沟通,构成了整个山东地区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街道区。在历史脉搏中观赏着两旁的明清古建筑,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仿佛走过的不是一块块石板,而是一段段悠久的历史。

在明清时期,北门街是青州古城北部的主要贸易区,整条古街至万年桥一路下坡,跨过万年桥后,古巷的地势又由北向南渐次升高,是青州现存古街中最富于起伏变化的一条古街。当地老人告诉我,北门街在60年代还保留着古街遗风,老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商铺的门板,这种东西现在几乎只有电视中才能见到。古街两旁一排排门板乌黑中透着灰白,映衬着青青的石板,在不断的蜿蜒中消失在目光的尽头 。

万年桥位于南阳城北门外,俗称北大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原是一座构木虹桥。所谓构木虹桥,就是整座桥梁完全凭借木梁穿插连接的桥梁,中间不见任何支柱,不见任何卯榫结构,桥身凌空飞架,桥体横卧如虹,其建造技法令人匪夷所思,建造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它的发明者竟然不是名家巨匠,而是青州府监狱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囚徒,正是这名普普通通的囚徒开启了中国构木虹桥之先河。著名文学家曾巩之弟曾肇撰修桥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书丹刻石立碑,可惜这座堪称“双绝”的碑碣在明弘治七年(1494年)被洪水冲没了,现在的这座万年桥始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被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改称“万年桥”。该桥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又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万年桥才逐步完善。

偶园的前世今生

以前偶园街是什么样,询问当地人,他们已经记不清了。不过从一张发黄老照片中,我终于见到了偶园街曾经的风采,在这张老照片中,除了两边的明清建筑,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古街上从北到南的牌坊,可见当时的偶园街非常繁华。

偶园就位于偶园街中段,它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刊部尚书冯溥的一座私人花园,可见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老人告诉我一个传说:“在冯溥告老还乡之前,他把自己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了皇上,皇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和衷心,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

传说是否真实并不重要,但就现在偶园的位置来看,这里的确是位于衡王府的东华门外,在离它不远的天主教堂院内仍遗存有一口名为“胭脂”的古井,据说这口古井就是当年衡王府宫女、嫔妃梳洗打扮的用水之处,但冯薄当时得到的实际上只是一个几近荒芜的地方,所以才有了“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的种种行为。

偶园还算得上是名家之作,从中不难看出这位冯大学士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至少在这一方面他还是继承了“北海世家”的优良传统。偶园的原貌据冯溥的曾孙冯时基所著的《偶园记略》介绍,它应该是宅邸、宗祠和园林三结合的建筑群,现在的偶园只是这个建筑群体的一部分。关于偶园之偶,时下最认同的观点是取“无独有偶”之意。

在偶园中,能和假山媲美的就是衡王府遗留的四大青州怪石,这几块令人称奇的古老奇石,皱、丑、漏、透、瘦皆备,“疏可达马,密不通风”,婀娜多姿,挺拔秀丽,蕴含着书法篆刻的神韵。如果游人在最佳位置去观赏这四大怪石,就会发现这几块石头竟与我国繁体字的福、寿、康、宁既形似又神似,百观不厌,实为极品,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传说,现今不用说,更是无价之宝。

魏碑圣地玲珑山

出青州城向西南去,大约在30里外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峰峦突兀而起,山势峻拔,雄视一方。此山虽然不算太高,面积也不是太大,但是提起山的名字,却令海内外众多书法界人士心驰神往,仰慕不已,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青州名胜之一——玲珑山。

玲珑山原名北峰山,清朝康熙初年,有一个叫吴恪三的隐士在一次地震后到山中游玩,发现山崖的石隙间依稀有微光透出,便召集子侄进行挖掘。没想到这纯属偶然的行动竟一发而不可收,从发掘处开始越挖越深、越挖越曲,前面竟出现了一个个相互串联的洞穴,有的前后一脉,有的上下可通,有的内外相套,有的自成厅堂……北峰山从此被改称为玲珑山。玲珑山中的洞穴形态各异,各有特点,其中较有名的有穿心洞、通天洞、仙宝洞、观音洞、峰顶洞等等。

游人到通天洞里游玩时,会在洞中的西壁上看到刻有“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13个字,这些结体遒劲、雄浑朴茂、刚健沉稳的字迹,就是蜚声书法界的郑道昭的“白云堂题名”书法石刻。郑道昭,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时期开封人,累官至秘书监、荧阳邑中正,先后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史称他“少而好学,综览群书,好为诗赋”,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郑道昭在对书法演进变化的把握上颇有心得,造诣甚高,被誉为“北朝书圣”,与王羲之并称为“南王北郑”。目前所知的郑道昭遗存在世的书法刻石有40多处,无论是碑铭还是摩崖石刻,都是魏碑体的典范之作,备受书坛崇拜景仰,世称其为“魏碑鼻祖”。

每年,除国内游人络绎不绝地前往玲珑山外,还有不少日本的书法爱好者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到玲珑山朝圣拜谒。与此同时,舒同、武中奇、欧阳中石等诸多书坛圣手也争相把自己得意的书法作品镌刻在玲珑山的山崖岩石上。行走在玲珑山蜿蜒的山径上,就仿佛徜徉在中国千年书法史的艺术长廊里,到处熠熠生辉,令人目不暇接,荡气回肠。

潍坊本地美食众多,最著名的有:

潍坊城隍庙肉火烧:一提起火烧,大部分人不知是什么,其实潍坊本地的6火烧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馅饼。潍坊肉火烧历史悠久,以肉鲜、皮脆、味美著称。

潍坊朝天锅:朝天锅是潍坊第二道特色美食,相传由清朝一屠户发明,因为当时锅子是露天的,就取了个简单响亮的名字叫“朝天锅”。

光扒菇:当你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恐怕以为是某种蘑菇,其实扒菇不是菇,而是一种在潍坊寿光独有的特色美食,虽其貌不扬,但味道极为鲜美。

潍坊鸡鸭和乐:鸡鸭和乐相传是为了合家欢乐、全家和睦而做的一道菜,现在已成为特色美食,和乐条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昌乐马宋饼:马宋饼是当地特色菜,它色泽艳丽,柔软芳香,油丰而不腻,微咸而清香,开人胃口,百食不厌。

临朐全羊宴:临朐全羊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虽然潍坊处处可见羊肉馆,但是临朐的全羊宴最为正宗,其做法多、数量广、吃法鲜,是适合全家共享的美食。

猜你喜欢
潍县古街潍坊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筝”艳潍坊四月天
郑板桥智断案
风筝之都潍坊
潍县城隍庙戏楼和郑板桥的戏剧思想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