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退化阔叶红松林人工恢复技术

2016-05-30 05:35:13刘丽杰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长白山

摘要:长白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目前,由于自然状况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使长白山上的阔叶红松林出现了退化的现象,非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人工恢复技术能够让红松阔叶林的退化得到有效的遏制,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本文就对长白山退化阔叶红松林的人工恢复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人工恢复;退化

项目基金:长白山退化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性技术试验示范(编号:20130206001SF)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39

在我国的长白山地区,拥有很多的植被,例如云杉、冷杉、红松等,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主要有苞叶杜鹃、越桔、笃斯、长牛皮杜鹃及各种苔藓地衣。但是近年来,很多的阔叶红松林开始出现了退化的状况,使得更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生态问题。人工恢复技术能够让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并有助于其他生态问题的解决。

1 人工恢复技术概述

人工恢复技术是指通过人为的技术力量,将一些固有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長白山上退化阔叶红松林的应用中,主要是指通过人为的抚育、择伐和补植来让这些树木的退化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让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良。这一技术在运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科学利用[1]。

2 人工恢复技术在退化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

2.1 人工诱导异龄阔叶红松林技术的应用

2.1.1 抚育改造方法 人工恢复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是将异龄的阔叶红松林的退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在目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出现了很严重的退化现象,其中很多的异龄林的退化现象尤其严重。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首先应该进行抚育的改造工作,对林中一些生长不良的树木进行伐除,再对树林中的一些生长情况比较好的小树苗进行有效的养护,主要是在长白山上的一些直径大约在30~60厘米的红松进行抚育养护工作,还要在山上栽植一些新的红松树苗,保证这些树苗的健康成长[2]。

2.1.2 择伐改造方法 择伐的改造方法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恢复上也经常使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将树木上层中所有的成熟程度过大的红松树木和一些具有病虫害、生长迟缓、保护缺失的树木进行砍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一些比较珍贵的树木和小径的林木进行栽种。在栽种完成之后,还要对林中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清理,这样才能让种植的过程更加合理,从而让退化的情况能够有效的缓解。

2.1.3 补植改造方法 补植改造的方法也是相关技术人员经常使用的恢复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长白山中的一些比较残破的疏林地和生长较差的树木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特点,再进行补植的工作,主要是包括局部的补植、整体补植和均匀补植三种方式。由于长白山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在补植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增加补植的数量,从而让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2.1.4 幼林的抚育方法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已经在近年来种植了一些阔叶红松的幼林,这些幼林在生长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抚育的保护,具体来讲应该在每一年都进行一次养护工作,从而让给很多的幼林能够缓解退化的生态危机[3]。

2.1.5 上层抚育间伐的方法 使用这一人工恢复的方法能够让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幼林能够通过投光的方式来进行抚育,首先是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的一些没有培养价值的树木进行全面的伐除,并且还要将一些具有生长潜能的树木进行保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被保留的树木数量不能过多,而是要能够符合树林中的树木承载量,如果数量一旦超过了能够承载的数量,就会让退化的现象加剧。

2.2 人工诱导同龄阔叶红松林技术的应用

2.2.1 皆伐改造的方法 皆伐改造的方法主要是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退化程度比较严重的树林中,是将其中很多没有利用价值和没有培养前途的树木进行全部伐除。这样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恢复技术工作的效率,也为之后的种植抚育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4]。

2.2.2 间伐开始的时间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进行间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经济因素和实际的情况。由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很多的林木在生长的时候都出现了“竞争”的情况,所以也让他们的生长受到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确定间伐时间的时候,就对其中的树木的年增长量和直径长度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并且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方法。具体来讲,是将树木的冠形变化动态进行充分的计算,并且对树木的分化状况和郁闭程度进行了考量,再进行间伐的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恢复技术的应用,让长白山上的阔叶红松林退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也让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具体运用这一技术的时候,还应该将这一人工修复技术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优化,这样才能让人工恢复技术能够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当中,从而在整体提升环境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中华.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2]张晓亮.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

[3]梁宇,许嘉巍,胡远满,常禹,布仁仓.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0,05:1097

-1104.

[4]刘哲强.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昆虫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丽杰,本科学历,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野生植物保护。

猜你喜欢
长白山
长白山新增“天眼”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8:28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38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问道长白山之人杰地灵
问道长白山之海东盛国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问道长白山之天池览胜
长白山下雾凇美
——吉林
“互联网+”下的长白山休闲旅游
滑雪迷宫
大灰狼(2015年2期)2015-05-29 1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