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爱华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笔者就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几点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轻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有很多教师教学为了省事、省时,往往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一个学期下来,演示实验的次数屈指可数。仅有的几次演示实验也常常流于形式,学生像看电影一样来看实验,只注意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而忽视了实验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了实验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课堂教学利用价值不高。
2.机械式照搬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按照教科书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到实验室去找器材,实验室没有这些器材就不做实验,不敢或不想改变原来的实验方案,使很多实验无法开展。
3.变学生操作实验为演示实验
例如,“探究水的沸騰实验”中要用到酒精灯,有的老师认为太危险,怕出意外,由老师包办代替。有的实验要用到很多玻璃仪器,担心学生摔破,变成老师边讲边实验。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打了折扣,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学生分组实验给予学生过多的指导,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某种统一的模式去思考,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过于详细地讲解,给予了学生过多、过细的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认为学生实验是一种重复性的认知活动
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回顾、学习已经建立的物理知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常常忽视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方法的观察、理解和评价,而是过多地对结论予以评价,使学生思维在封闭的体系中凝固。
二、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积极做好
新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演示实验,这为我们进行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形象生动的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把部分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成师生共同完成或者让学生上台演示或者学生分组实验,给学生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开发生活中的物品为物理实验课程资源
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廉价材料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解决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利用生活材料、物品或器具做物理实验,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视角看世界。麦克斯韦说过:“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器材越简单,学生就越熟悉,就越想彻底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
例如,托里折利实验,可以这样改造:找一个医用注射器,用薄膜堵住针筒口子,再用细线牢牢扎住,由于大气压的作用,针筒活塞下可以挂几千克的物体而不会掉下来,这既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也可让学生粗略地测出大气压值。
3.提倡探究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的实验活动不应再被视为一种接受式学习,而应是一种发现式学习,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探究实验必须从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如,在教学“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光滑与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亲自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
4.进一步开发拓展实验与原有实验整合
近几年来,中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一般性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迁移,开始出现了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背景的拓展性实验课题。由于这种实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富有创造力。显然,只是单通道的集中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中考的需求。因而在物理实验中,还需要有多通道的发散思维与之互补。
例如,在学生实验“测小石块和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之后,接着提出:不用量筒,只给天平、烧杯和水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组织小组讨论,回答方案。让学生在陌生环境中去把握体会测密度的思想,不会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式,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无疑是一条“绿色通道”。
5.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通过物理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地融入物理学习中,并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性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完成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学生为自己制作或发明出的作品而喜悦的同时,更希望其他同学、老师一同分享他的快乐,教师及时的评价或评比,既能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又能够自然巧妙地指出作品中的不足,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和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的塑造。
总之,学习贵在创新,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实验思维方法,并将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王诗锋.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几点思考[J].物理教师,2013(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