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的措施分析

2016-05-30 04:04:34王刚
关键词:设备维修车辆段管理

王刚

摘 要:车辆段设备维修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管理可提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促进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

1 概述

铁路客车车辆段是铁路运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优质列车,以确保铁路运输体系安全、有序的完成既定运输任务。车辆段一般分为定检系统和运用系统两个部分,前者包括检修车间和站修所,负责列车的定期检修工作;运用系统包括多个运用车间,下设列检所,其任务是负责列车的日常维护、扣留过期车以及摘除部分性能不良的车辆,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车辆段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安全保障环节,提高该环节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可减少设备故障,保障铁路列车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2.1 设备维修管理概念 维修是维护与修理的简称,是为保持或恢复设备功能而采取的技术活动。维修管理是组织人工、材料、工具及其它信息资源,使设备运行性能能够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维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减少在修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最小的维修成本,实现最大的实用价值。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的磨损和消耗状况进行评价,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对设备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以此制定并实施维修计划,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2.2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处于铁路运输系统的前列,车辆段设置设备综合管理委员会,对整个系统实施段、车间和班组三级管理;各部门按照职责进行分工,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由专业人员进行分块化管理;对设备进行科学分类,不同类别的设备由不同专业的人士负责;并逐渐形成了计算机控制检测、测量、试验、探伤等多种专用设备。

2.3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不足

①维修组织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铁路系统对车辆段进行了生产力布局调整,大部分车辆段被合并,这就导致现存车辆段所管辖的异地车间和异地设备不断增多,车辆检修设备管理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现有车辆维修组织结构仍未统一,主要有分散式、集中式和混合式,三种管理模式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实践验证其管理模式。②维修模式较为落后。现有的维修模式适应性较差,且维修时间安排不合理。当前现状下,计划维修方式仍占重要地位,这很容易造成维修能力不足或维修能力过剩的问题;维修时间的确定也存在极大的不合理,部分车辆段维修时间不足以保证残车指数在既定范围之内。状态维修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若只采用这一维修模式,仍无法保障设备的安全。③维修人员工资分配不合理。车辆段设备维修作业人员工资相对于其他岗位人员的工资差别较大,直接导致多数有能力的年轻人才不愿到设备维修车间工作,而老职工又想调离设备维修车间,因此设备维修人才出现断层,降低了设备维修效率,降低了设备维修部门的保障能力。

3 车辆段设备维修管理措施分析

3.1 优化车辆段设备维修部门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理念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组织结构模式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扁平化、柔性化、界限模糊化、知识化、信息化等发展趋势。车辆段维修管理部门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按照目标统一、分工协作、跨度管理、权责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统一指挥,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以确保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不同车辆段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以某车辆段为例,该路段有15各车间,分布在8个不同的地区,设备则集中在3个检修车间的6个检修基地,而其中3个检修基地的检修任务较多,检修设备不断增多;9个运用车间主要有电动脱轨器、电控试风设备和空压机,数量少,但对行车安全作用巨大。针对以上情况,该车辆段选择检修任务较多的一处基地设置设备车间,负责该地区设备的检修任务;异地设立设备维修组,负责当地的设备维修工作。

3.2 实施差异性维修模式 定期维修是以设备使用时间为标准而制定的维修计划;状态维修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决定是否维修;事后维修属于设备出现故障后而不得不进行的维修,其维修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三种维修方式各有利弊,因此车辆段设备维修模式就无需固定不变,可根据设备性能、故障模式、企业经济条件以及维修技术水平等制定不同的维修模式,确保设备维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维修策略管理和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何种设备,在哪个阶段该实施何种维修策略,从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根据设备寿命周期曲线位置及其运行状态决定是否该维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维修人员则可根据维修资源和员工素养决定,可依靠设备厂家技术支持、可自给自足、可实施委外维修。

3.3 改革维修人员薪酬体制 薪酬是企业根据员工能力及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向员工提供的货币式或非货币式补偿。理想的薪酬体制具有吸引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车辆段设备维修人员的薪酬制度设计思路正确,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性不强,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缺乏科学性,需要对其进行改革。薪酬改革要以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和透明性为指导原则,充分体现出其岗位评价的作用。首先,对维修岗位及维修人员进行分类,按照职工保修的设备等级支付相应的维修报酬。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员工享受高一级别待遇。如某车辆段对员工进行分类后,按照工资总额、计件工资总额、分类设备岗位、分类设备维修者进行岗位薪酬分配,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价,充分调动维修人员劳动的积极性和专业提升的积极性。

4 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体系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撑,这就对列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段设备维修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可提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为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迟胜超,李映红,高云峰.铁路车辆段设备差异性维修模式[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11:77-80.

[2]李石磊,王亮.地铁车辆段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410-411.

[3]张龙.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4]李广文.车辆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1:65-66.

猜你喜欢
设备维修车辆段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车辆段联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探讨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06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如何当好企业设备维修主管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01:54:19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工业工程技术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应用
某地铁车辆段应用光伏发电项目分析研究
电气化铁道(2016年4期)2016-04-16 05:59:48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