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伟
近年来,沉香已经成为高端人士的最爱,不论是居家摆设营造气场,或是三五好友雅聚品茗时,焚一炷香以清心澄虑,俨然是宋代文人时尚风流的重现。
然而,在沉香的诸多用途之中,最重要的是引发自性之香。也就是说,当我们焚香膜拜时,绝不是为了祈求神天菩萨的护佑,而是藉沉香涤尽俗虑,让我们的意识渐渐能穿越现实世界的藩篱,进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无分别之境。虽然不容易,毕竟古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却如麟角;但是既生而为人,如不求道,就会沦陷在吃喝拉撒、饮食宴乐的泥淖里,喜怒忧思悲恐惊,辗转轮回,永无出脱之日。而所谓求道,倒也不是为了要超凡入圣、成佛作祖,只是为了活得清楚明白、出入无碍。因此,沉香历来都是求道者从此岸到彼岸的渡河之舟,自然受到世界各大宗教的高度重视。
至于一个求道者在意识的提升转化过程中,沉香如何在关键时刻助其一臂之力?以我个人练功四十年、传艺授课三十余年的经验,最贴切的说法是,我们可以藉由沉香来提振、唤醒自己的情绪能力。
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具备各种能力,例如记忆力、思考力、行动力和表达能力;人身五脏六腑更有匪夷所思而又精确无比的功能作用,如:脾胃系统的消化能力、免疫系统的防疫能力,肾脏的血液透析能力、肝脏的解毒能力……此外还有攸关生命质量与生命表现的情绪能力,也就是西方说法的EQ。
除了情绪能力之外,其他能力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锻炼增强,尽管目前满天下的心灵产业都声称自己掌握了情绪能力训练的要旨,但我认为,如果不能先厘清情绪的来源,多半就只能动到情绪的表层,甚至造成更深的逃避、掩饰或代偿反应,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这么来的。因此,所谓的情绪能力,绝不是对各种生而有之的情绪反应进行压抑、控制的能力,而是从情绪产生的根源处,予以疏导、释放,甚至转化。
要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将接收进来的讯息传送到大脑,产生了感知,如果这个感知只是停留在感知层面而不作任何响应,这个感知就不会刺激内分泌、产生情绪。就像飒飒秋声、冷雨敲窗,只是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但在诗人墨客笔下就有了身世飘零、人生无常的感叹。这是因为诗人墨客的内心本来就潜伏着伤春悲秋的元素,一旦遇到相同频率的激荡,天雷勾动地火,就会促成内分泌的改变,产生某种情绪。再有一例,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绝大多数人无法控制甜食的诱惑,除了是某种基因变体的影响,更久远的成因是远古时期当人类还靠采集维生时,要能一次采足糖分足够的食物是很困难的。类似这样长期潜伏在基因里的生存恐惧感,造成很多我们无法细究、更无法主导的情绪反应模式,所以对于这些生而有之的情绪反应,不需要控制,只需要觉知;觉知就像太阳的光照可以破除阴霾。
这种觉知能力的训练,我认为必须从身体训练入手,才会具有真实的觉照力量。其间的因果关系,又跟身体筋膜组织藉由热能产生的讯息传导功能有密切关系,限于篇幅在此先不详述。总之气机导引功法强调以细腻深层的动作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并非感性的虚言,而是有一套确实可操作的生理机制。所以,我们要彻底清理盘根错节在情绪底层的意识习气,就要让大脑讯息可以透过全身每一个筋膜组织准确传达;而沉香就是在身心交互作用的状态下,扮演链接与催化的功能,让身心都不受意念的影响,身体更容易放松,心更容易放空入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藉沉香来训练内分泌的恒定,甚至更进步,透过内分泌来唤醒某一种情绪,并且藉这个情绪,散播感染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是一步一步先透过百日筑基的身体空间开发,再依序进入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训练;沉香则从最开始每日十五分钟养成静坐习惯时,就用来训练鼻根呼吸,取代鼻呼吸。及至下丹田功夫渐深,到了中丹田的锻炼,就要藉沉香来训练内分泌的恒定,用沉香可以和某种情绪产生链接的功能,帮助我们熟悉是怎样的内分泌状态,会产生慈悲、爱、感恩等情绪,日后我们便能透过启动内分泌,而启动由衷的慈悲、爱与感恩。那是一种无远弗届的感染力,因为大公无私,心中无我,只有众生。但愿我们共同努力,可以稍稍扭转人心的颓势,也以此寄望于普天下的沉香爱好者:存善念、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