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涛
【摘要】:当今中国画坛上,张新权俨然已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画家。笔者看来,如今这个时代,稍有成就的画家不胜枚举,唯独张新权不为潮流所左右,有独特的个人面貌,并且有足够深厚 的文化底蕴来开创新领域。他的“城市风景”、“工业风景”轰动了中国画坛,也为中国艺术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论文主要从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两个方面解读张新权绘画特点,重点从两个点揭示张新权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关键,两个点分别是张新权意义重大的两次绘画风格转变,两次转变让张新权一步一步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画家并成为出色画家,成为伟大画家。
【关键词】:张新权;油画;风格转变;成就
一、张新权简介
张新权(1962-)1962年出生于山东,198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油画等其它西洋绘画的创作。1988年赴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期间,在校大放异彩,曾被破例调入其油画研究生班研修。后来曾任山东滨州画院学术部主任、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画师、山东青年美协理事、滨州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滨州地区青年美协主席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基础部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理事。
二、艺术特征
1.题材
张新权作为一个风景画家,起初也曾迷恋于自然风光和乡村题材,并以其步入画坛。但是在他早期的乡村写生作品中,早已隐隐约约显露出他对工业元素的敏感和关注,氧气瓶、摩托车、油桶等等信息陆续地出现于他的写生画面中,随后,他的视觉开始明确地触及到有关码头、工厂、渔船、农作机械等元素的场景中。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张新权油画题材和语言研究的一个自然和不可或缺的初始轨迹。
完成转变后,张新权创作的题材及创作方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遗迹,囊括工业景观、遗物、舰船、机械,还有都市景观;另一类跟这个反差很大,可能与他后期生活工作环境有关,画的是苏州园林,包括苏州的街景。当然、西方工业文明较为发达,中国后来引进,苏州园林则代表中国本土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甚至民族文化精神,这两类题材多少有内在对立的关系,但在张新权整个创作里,两者巧妙地实现完美的有机统一。他画两种对立题材,不仅仅是简简单单把这两种题材作为某种特定的历史景观或者特定历史景物给予简单地再现,而是以自己独立人格和艺术个性赋予作品两类题材一种叙事性和一种历史的流失感。
2、构图
张新权部分作品的构图都与传统审美构图相似,但充满热情与理想的他并不拘泥俗套,是不是尝试一些大胆新奇的构图,例如截取船身长度的一部分,或者单个对象至于画面一角或中央,以及大俯视、大块面的灵活运用,加上一些自主想象的视角,造成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
3、色彩
关于色彩,是每个画家都会经常探讨的问题,中国人的色彩观念远落后于西方。色彩问题在于如何在颜色上、色调上有所讲究和追求,并敢于运用色彩。但更重要的是色彩观念的转变,色彩观念不在于五彩缤纷,不在于如何丰富,而是在单纯的色彩运用上取得色调的丰富性[1],这正是张新权所具备的。他的画面色彩艳丽但不失刚劲、丰富但又是单纯的丰富。古典风景作品工序复杂造成颜色高雅,印象派小笔点皴,光感逼真。张新权的颜色在西方油画传统用色的基础上,添加了更为主观的颜色,红的、绿的、包括固有色的大片运用和留白,在一幅画上很好地结合,而这些主观颜色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增加了画面的可解读性,而且大刀阔斧、简单粗暴的用色方式能给人前所未有的审美感受。
4、用笔
如果说张新权作品的题材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方向,构图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高度,而色彩体现的他的性情,那么,张新权的用笔正展现了他的气节。
细细品读张新权的作品,会感觉他在创造画作时一定放下了精细的画笔,而是操起大板刷和大刮刀随性而又有力地挥洒,酣畅淋漓,大快朵颐。张新权正是用这样的笔法,将内容、形式、色彩有机地做了统一,铸就了独具个人魅力的艺术风格以及更深层次的审美内涵。
三、审美内涵
1、现实背景:外来文化,屡遭排挤
面对张新权塑造的那些近现代城市景观的油画作品时,不禁为之眼睛一亮,因为在画家们都在背离现实的现当代中国,以如此大胆的角度和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表现城市风景和工业文明题材的,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是极为罕见的。出现在画面中的建筑、船舶、港口、汽车、飞机等图式语系给我们带来的新鲜的审美体验,远不如引发了我们对中国踏入现代社会以来的文明变迁、艺术发展趋向、民族审美定式和艺术的时代精神等多问题的深深思考。
2、第一次转变:巧遇机缘,促成转变
在关于具体如何呈现的问题上,张新权既有具象写实的技法,又有表现主义的成分,并在两者之间力求一种动态平衡。例如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山舰》这幅作品,一如既往运用如同速写的写实的手法塑造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其中利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削减过于具体叙事,把重点落在画面的结构和画面的情绪张力。其实,张新权其他大部分作品并不像《中山舰》这样直接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赤裸裸地放到画面,而是旨在利用那些场景本身包含的历史性来叙事。
然而说到张新权绘画摸索真正的转变,就不得不把目光聚在2002年创作的、以老上海外滩建筑群为表现主体的《十里洋场》。这看似是一次偶然的机缘,但翻开他上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描绘上海万国建筑群的速寫,就不难理解,张新权对这一题材的表现欲望和情结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积压已久的热情喷发。就在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一位老朋友托张新权画一幅老上海的油画,给了他一张外滩景观的照片的黑白复印件,正是这种勇敢的尝试,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于是到了2003年10月,张新权第二版的《十里洋场》在“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中展出,获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关注和评价,这种意外而又必然的惊喜并没有让他骄傲自满,而是让他更加自信,比促使他迅速将今后的创作方向转向都市景观,并油然产生得心应手绘画状态。当时张新权并没有发觉这件作品对于他个人艺术史乃至当今画坛的真正意义,只是被一种全新的创作体验所陶醉。于是等到2004年,他的另一幅描绘旧上海城市风景的画作《信号台》荣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悄悄打开了一个通往崭新的艺术世界的大门。
3、第二次飞跃:以小见大,笑望历史
张新权一直持着这样一个观念,回首过去并不就示意自己停滞不前,由于对过去的回顾会使本身在观照历史的同时,能筛选出更合适我们时代特征的精神和境地。也就是说张新权通过回顾历史、描绘过去来体现作为艺术家个体对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思索,同时这也印证了T.s艾略特在关于诗学中历史意识和现实意识联系的阐述 :“‘历史意识也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以及自己和当代的关系”。因而,当张新权的创作从以前初期的“历史感”显现逐步过渡为“历史观念”论述的时候,其作品的创作空间也取得了更大的拓展。
到了2007年前后,张新权把目光转向了船,创作了“船”的作品系列。这一系列作品与之前的相比有很大的出入,与之前《中山舰》和“老上海”题材的创作有前后的关联性。比如在《中山舰》这幅画中,“船”只是作为场景的一部分,后来的“船”则是以更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张新权对“船”这一题材的选择,表面上看仍然是出于自身对历史和工业文明的持久兴趣,它曾大量搜集了各种历史明信片以及一些旧报纸上的影像数据用以还原历史中“船”的形象,构架创作的依据。但是,除了2009年创作的《致远舰》以外,绝大多数作品虽然也是一晚清民国时的“船舰”为题材,却一直没有刻意地去强调其中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只是把它们命名为“巡逻艇”“游船”或“商船”,或者甚至以“泊”等字眼加以命名,以至于最后统统归纳入“‘船系列”或者“‘海魂系列”之中。仔细欣赏张新权这一系列新作品,能够清楚地看到,早期饱满的画面构图样式和灰暗的色调已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红、绿、蓝等原色的运用,以及画面中大面积的留白,他更加讲究画面的构成图式,语言特征也更加具有个人印记,这在他2008年的作品《巡逻艇》中可以得到印证,这幅画显示出的色彩和图式较之以前有着巨大的变化,张新权大胆采用黑、白、蓝三色来取代先前的黑白灰样式,而且将白色和蓝色按黄金分布来规划,利用浓烟这一黑色不规则图形来平衡画面,在简洁中寻求丰富,在节奏上拉大缓与急的反差和跨度,大大凸显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种全新的绘画方式拜托了先前的“沉重感”,让怀旧的情绪不再那么压抑,只需拉开历史的距离感,让人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欣赏历史,故称之“笑望历史”。当《巡逻艇》在2008年举办的“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上被悬挂在了中国美术馆圆厅的正中央,就可以认定张新权的探索又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实实在在的肯定。
如果说张新权创作“船”系列的意图是在探讨历史的“过去性”的话,那么他最近的“风景”系列则更多地是在思考历史的“现在性”。具体而言,张新权的“船”系列探求的是历史进程中那些隐秘时刻,是具有象征和转折意义的叙述而不是事件性的記录;而2009年之后创作的系列“风景”是以人和时代的当下互动来体现历史的变迁,是与当下的文化立场以及社会的整体环境相关联的。[2]
2009年创作的《三江师范》、《金陵机器制造局》、《海景房》等,虽然与稍早的关于“上海”题材的创作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前后承接关系,尤其是在对建筑的关注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张新权近期的创作似乎不再简单得以历史照片为依据,不满足于图像的启示,却是大量采用了“写生”的手法。在《海景房》中,张新权已经不想之前那样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他还倾心介入情景和画面,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警醒者,表达了作为艺术家个体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怀疑态度。
四、总结
从时间的角度来纵向对比张新权近十年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不难发觉,他始终是处在不断地探索和变化之中,期间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积累到释放、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思想升华。这个升华的过程,是依靠他对形式语言的理解、对所关注信息的敏锐度,对画面的控制能力等诸多因素的支撑,这不仅体现了艺术家的天赋才华和思想智慧,也折射了艺术家自身对于艺术语言和材料特性的独特感受和放荡不羁的韬略。他每次在中国美术馆及其他各类画展中展出的作品都能给人以新颖异样的视觉感应,画面的背后蕴含着理性与智慧,画面的语言又散发着真诚的激情和震撼力,但他却告诉我们,他不属于比较多产的画家,虽然大多作品都给人一气呵成速成的感觉,但每件大作品都要持续画一到两个月时间,否则很难过他自己这一关。这也推翻了社会上一些关于张新权作品过于草率的言论。
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作为一个视野开阔、具备学养的艺术家,他创作作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面对自己心灵和思想的过程,张新权让人们领会得到的远不如他原本内心那么丰富。难能可贵的是,张新权不仅对中国文明的变迁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更对当代艺术世界的动态有着敏锐的把握。看他的绘画,不仅具有中国鲜明的当代性,而且不乏鲜明的国际性。他的绘画风格与激荡世界当代画坛的新表现主义浪潮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画坛一路高歌猛进,是因为他能够恰当地把握当代架上绘画的审美取向,是因为他善于静观、默查和善于发现,这对一个画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张新权对都市风景和工业文明题材的绘画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时代特有的视觉艺术产物。
注释:
邵大箴 张新权作品研讨会 2011
赵力 谈张新权绘画中的历史景观
参考文献:
[1]赵力 谈张新权绘画中的历史景观 2011
[2]王端廷 张新权油画作品析:为工业文明造像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