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弗赖登塔尔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个精彩的阐述:“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实践。”我国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佳句,许多教育教学专家也提出了“做数学”的口号,对于小学生来说“做中学”则显得更为重要。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 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实践活动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有了实践孩子们才能不断创新。
一、课前搜集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教学内容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明天我们要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像18% 、50%、62.4%……这样的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你们先回去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书,把它带到课堂上,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如衣服的商标中含有百分数,酒瓶的标签上标有酒精浓度是百分数……这样通过课前调查,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中实践
在课上我注意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实践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让每一个学生拿出自备的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圆柱有几个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认识到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总也摸不到头。接下来我说:“如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的学生说是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是正方形,在学生的猜测中我说:“那我们动手把它的侧面剪开,看一看谁说的对,好不好。”通过剪一剪的活动验证了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斜着剪是平行四边形。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带领学生自制简单的学具,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自制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用自制的学具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用倒沙子的方法,把圆锥装满沙子,再往圆柱里倒,正好到了三次。通过以上的操作实践活动,学生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参与实践的能力。
三、课外延伸
在课下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应用意识,是学生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内驱力。没有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学习数学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应用,应使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完“比例尺”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小组的形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绘制的最好,把绘制好的放在学校的公开栏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把书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我还经常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改变了以往数学作業的模式,如:小红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妈妈劳动一天很辛苦,她想为爸爸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可是小红只有15元钱你能帮小红设计一份“晚餐计划书”吗?(要求①种类丰富;②营养科学;③价格合理)。根据你设计的计划书评选出“最佳小当家” 。这些实践性作业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领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大课堂,让我们肩负起这一伟大的使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