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
1979年的一天晚上,我在收听广播时,听到山东烟台农科所研制成功小麦新品种“烟农15号”的消息。广播里介绍说,这个新品种秸秆粗而壮,产量稳,最关键的是抗倒伏。
家里田地多,我时常要帮父母干地里的活儿,播种、插秧、割稻、割麦等早已熟练掌握。印象最深的是小麦,我老家是小麦产区,种的是冬小麦,每年四五月份收割的前一个月时间,由于正值春夏之交,雨水多、刮风多,小麦秸秆较高,倒伏现象非常严重,不仅产量低,而且收割时需用手将倒在地里的麦子先扶起来,费工又费时。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秸秆利用率便很低。那時候燃料少,秸秆的利用非常广泛,除当燃料外,还可以编草席、盖草房、喂牲畜等。倒伏后的秸秆在地里容易腐烂,颜色变黑,牲畜也不吃。
听了广播后,我决定在家里搞一块小麦试验田,推广这个“烟农15号”。第二天,我就给烟台农科所写了一封信,将这里的情况介绍了一下,表示准备试买几斤。不久,就收到了对方的回信。购小麦良种得要钱,那时候,最缺的就是钱,我过年的压岁钱只有几角,购种子起步价是五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支出。当我跟父亲提出要钱购买麦种时,父亲坚决不同意。我只好私下求助母亲,好话说尽后,母亲瞒着父亲借了五块钱给我。
不久,小麦种子便邮寄到了。可试验田呢?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全面分田到户,只是分到组,五六户人家以组为单位。我们的组长说,要开个小组会征得大家的同意,才能给我试验田。小组里有一个刚当兵回来不久的叔叔,思想比较活跃,他第一个带头支持我。当年秋天,小麦新品种就播在了我的试验田里,虽然只有两分地。
从播下的那天起,我每天都要去地里一趟,看看有没有发芽,什么时候能出苗。记得它出苗与当地的小麦相比迟了几天,但苗壮叶绿。随着小麦一天天长大,我每天都揪着心,要是试验不成功砸了锅怎么办?
千盼万盼,小麦开始抽穗、灌浆。快成熟了,与当地小麦比,其麦秆要矮三分之一,但壮实。此时,本地小麦有近三分之一出现了倒伏现象,我的这块小麦试验田里却风景独好。后来一算,我的小麦产量高于本地小麦15%左右。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年再播种时,我的“烟农15号”成了村里村外的抢手货。
这块试验田让我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