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辉
【摘要】在小学语文低段,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能感受到汉字的美,从而提高汉字的审美能力。本文以本班为例从“步步为生趣作引”“层层推进法是途”“字字珠玑评为魂”三个方面浅谈了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 写字教学策略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当你一提笔时,你的修养、耐性乃至品格可能折射而出。郭沫若老先生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的习惯,才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把中国字写得规范漂亮,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做到的。如果从孩子跨入校门的那天起,为他们打下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必将受益终身。
同样《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这一块对各学段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定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这些都足以证明新课程理念下,写字教学被提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 步步为生“趣”作引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好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书写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在小学低段学生中播洒书写的种子,进而扎根在孩子们心灵深处呢?
(1)故事激励培养兴趣
低段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孩子,天性好动,稍不留神,班里就是闹哄哄一片,可是一到讲故事时间,孩子们马上静下来,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就可以机智的改变教学策略,时常在教学过程中讲讲书法的故事。如王羲之“入木三分”“十八水缸”的故事,张芝墨成池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的含义,它不仅使你的课程更加的富有情趣,也让学生明白要写好字需要自己持之以恒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者,老师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生字词编一些适合学生记住写好这些字的小故事。如我在教授“休”这个字的时候是这样处理的。
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开始写“休”字,首先我们来看看休字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学生: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是个“木”字。
师:是啊,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棵树,古人就是看到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休息,创造出了“休”字。那大家想想该怎样把休字写好呢?
学生议论纷纷,各自说出了自己的道理。
师:老师为写好这个字,特地编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同学们请想一想他选择的是大树还是小树呢?为什么呀?
生:应该是大树,他可以在下面乘凉。
生:是大树,因为如果太小的话树会断掉。
…….
师:所以我们在写“休”字的时候,应该要把木写的稍大一点,要不然这个人就不能靠在树上休息了。大家说的真好,很形象的说出了“休”字写时注意的地方。
果然,这堂课后,学生们对于“休”字以及单人旁类的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书写的时候也格外注意。同时,很多学生也开始根据一些生字自己编一编小故事,我也会在写字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满足学生自己的需求。对学生而言,老师采用了自己的故事是一份难得的“荣誉”。
(2)教师引领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打铁还得自身硬”,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一个老师如果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那对于学生的书写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校专门给在校教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现场书写活动。学生们看着自己的老师一个个写出漂漂亮的字,眼睛里满是羡慕的眼神,不有的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老师的字实在是太漂亮了!”“要是我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就好了!”“我一定要好好的写字,争取写的和老师一样好!”……从这一句句学生的感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孩子已经认识到把字写的美观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老师的字 不但成立学生崇拜的对象,也成了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3)开展活动维持兴趣
都说写字训练是一项枯燥的活动,但是要写好字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写好字的必要保证。该如何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写字的兴趣呢?
我们是这样进行的,每个班级每周选出班级优秀的作品,将作品贴在班级展示台的墙上。让学生进行观摩,看一看哪些学生的作品金榜题名了。大家参观时,学生就会说:“某某真厉害,你的书写作品又上榜了!”“你真行,字写的这么漂亮”……作品上榜的学生也就感受到了书写带来的成功喜悦,对自己练字的信心与日俱增。其他各个层面的练字活动,也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写字环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提供了保障。
当然,让书写的种子扎根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仅靠学校的引导还不够,更需要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为此,我们学校从入学第一次与家长交流,就强调学生书写的重要意义,明确他们需要配合、支持的一些工作,倡导亲子共写。家长负责指导,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认真书写。结果发现,在家长面前学生更加想展现自己,所以就十分认真的完成写字的日常训练量。
二、 层层推进“法”是途
写字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果写字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主动的学,失去写字习惯的培养,那写字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1)“读”生字析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习惯
低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第一学期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写字的时候常常不观
察,不思考,看到生字就下笔写字。结果老师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字不是太大超出了书写的格子,就是太小整个字缩在一起,或者是生字的笔画没有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因此,在写字之前老师们就应该有效的指导学生读生字,看一看生字的笔画,分析一下生字的结构,想一想每一个笔画应该写在哪个地方,占用多少位置,然后再写,做到让每个学生“成竹在胸”。
(2)写生字比生字,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能力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发现,有比较才会有进步”,这一句话同样适用与练字。要想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还得在平时练字的时候不断的比较,反复的推敲,进而领悟并有所发现。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书法,现在来看看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生字:竹、北
生: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師:是啊,你观察的很仔细。能再仔细一点吗?看看左右的区别吗?
生:“竹”字左右两边是差不多的,右边比左边稍大,稍微有点不一样是竖沟,左边是竖。
生:“北”字就像是左右反了一下。
……
同学议论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听到这里,我不由的想到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汉字构造规律以及每一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吗?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各种结构的汉字都是有迹可循的,都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弄清楚生字的结构特点,就能为他们规范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字字珠玑“评”为魂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评价就起到了这样的效果,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左右,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一种自我肯定的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学生就会努力寻找自己所写字与字帖上生字差距在哪里。就更能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如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生字上来展示一下,说说自己写的字与生字相比哪些地方可以提高改进,说说自己的字满意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在书写时更加的注意。
(2)学生互评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写字课堂上学生们思想火花的碰撞。老师们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参与同学互评中来,通过学生互评,了解自己书写的不足,培养学生欣赏书法的能力,增强学生书法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样才体现了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当然在评价的时候,学生态度要诚恳,评价方面也应从笔画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又能够让人虚心接受。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表现进行点评,所以应当及时且有激励性。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及时的回答,教师们千万不要置之不理,对于孩子们来说你的不理睬是最大的伤害。学生满腔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浇下,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写字兴趣。所以及时的评价是孩子们对写字有兴趣的保障。
总之,写好字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当兴趣、 方法和评价慢慢融进学生内心的时候,书写的快乐之花才能开的姹紫嫣红。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余鹏玮.《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学月刊.2010.04
[3]李新霞.《搞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策略》.读写算.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