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茹岳霞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它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它使儿童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教师应该整合其它学科资源,拓展教材内容;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注重校外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过程,关注结果;随机展示,激励相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它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开展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一、整合其它学科资源,拓展教材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课程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做好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整合,能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如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如《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等教学主题。美术教材中《各种各样的折纸》、《编织的技巧》。科学教材中的《有趣的电磁铁》、《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在教学《我们身边的污染》这一刻时,不妨可以借鉴数学统计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数字中体验“白色污染”的可怕,唤起环保意识。各门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视听材料,同样可为综合实践课所用。
二、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贴近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變化,春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三、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结合。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在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上,不仅追求形式的创新和完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美的追求,更要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感悟其价值所在,内化为学生素养,每一次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和“诚信”交朋友》,让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去观察、践行、体验。自编快板“假如”,“公民道德四字歌”,设计手抄报,自制形式新颖的教具。在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又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是绿色小天使》一课,在精彩舒适,特别具有情趣的个性化环保教室里,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师生身心感到轻松愉快,思维也异常活跃。既给学生以精神享受,又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升华。
四、注重校外课程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村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购物方式的变化》时,让学生课下调查都有哪些购物方式,课上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购物方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五、要注重过程,关注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六、随机展示,激励相随。
小学综合实践的活动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长的,然而学生的研究成果并非在结束时才出现,在整个活动操作过程中,一是实现学生的闪光点或取得了小小成功时,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及时提供展示机会,而且每一次展示都要伴随着激励,可以是口头评价或奖励小红花,也可以写一句赞美的话。而且这种针对展示的评价是生生、师生互动。例如:有一个研究“爬山虎”的小组,他们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褐红色,然后叶尖变成浅绿,再过几天叶子才成嫩绿色,跟其他植物不一样。他们马上自我汇报,便要他们在班上抽时间讲一讲,这就是一种即时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还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探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有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王家平.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有效性合作学习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
[2]焦淑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2011
[3]张德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