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焊接实习教学中模块化的应用

2016-05-30 15:33张红军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模块化课题技能

张红军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培养大批量的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新型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国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模块化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焊接实习教学模块的建立与实施教学模块的建立方式

技工院校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反馈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更新概念,勇于实践,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地探索出“低耗,高效,优质”的实习教学途径来,焊接实习模块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工艺知识),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

首先,确定模块。把不同的焊接实习课题分成一个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再设立小模块。然后,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其次,教学设备模块化,设备投入,侧重于操作训练设备的投入。用有限的经费与企业单位建设好“教学工厂”,使其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发挥最大作用。“教学工厂”主要是模拟实际工厂,努力在实践教学中将实习、考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营造出“工作过程”氛围,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这样考虑,“教学工厂”不再是单一设备的堆积,而是企业生产现场的仿真,并将设备规划与内容改革相统一教学模块。在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用行动体系来取代学科体系,形成以具体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

二、焊接实习教学模块的实施步骤

第一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一体化,并以“工作过程”思想为基础。学生进入模块学习必须由浅到深,由表面敷焊到开坡口。而且必须先学焊条电弧焊的各种位置敷焊,为其它操作方法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点,培养学生,培养其关键能力比专业能力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应比关注专业能力更重要,故“工作过程”式模块化改革设计中,设计教学过程的评价尤为重要。要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过程,更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上课时根据模块难易、先后情况可同时开设几个。第三点,动手能力差的同学,通过每个模块学习花的时间相对较多,允许他利用课余时间补修;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如提前完成选定模块学习可提前进入另一模块学习。

三、焊接实习模块式教学就是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的特点

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既可以先讲授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生产实习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现阶段焊接双师型教师短缺,培养“模块式“实习教师应更捷径。按照国家中级焊工培养标准,学生需要掌握二十几个课题的操作技能,对老师的技能水平及教学过程要求较高,难度大。“模块式”教学只需教师精通几个课题的操作技能,而对其它课题熟悉即可,教师掌握起来较容易。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焊接实习和别的专业有所不同,学生多、工位少,每个工位一般要安排5~10位学生,一位老师要负责约20~30位学生的教学任务。按老式的教学法,两位老师带一个班,共同完成该班所有课题的教學任务。而焊接方法多、课题多,学生要达到中级工水平至少要二十几个课题的学习。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有课题的操作技能并授予学生。教师工作量大、强度高,下工位手把手指导经常顾此失彼,无法照顾到每位同学的操作,如果实行“模块式”教学,任课老师只需专所负责模块,和每位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更熟练、更易把技能传授给他们。学生学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课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条电弧焊差。“模块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空间。焊条电弧焊好的,可多练气保焊,为焊接实训开创了节能、节时、有效的新路子。

四、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要编写充实的实用性教材

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关键是编写课题化的教材,根据不同课题模块的不同需要,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编写。把专业基础课知识与专业知识做必要的整合。各单元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训练必须进行合理的链接,但要注意单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容量应该有利于教学组织。模块式教学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要求我们必须编写符合焊接专业教学要求的课题化教材。完善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模式应该配合较好的教学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诸如行为引导法、定质定量法、成果展示法、综合素质辅导、职业素质渗透等已在实习教学中累见不鲜,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焊接实习教学中还很少用,这主要缺乏实用有效的课件。焊工实习教学和别的工种不一样,老师少学生多,经常是一个老师在示范很多同学围着看,而且焊接速度快,很多细节、关键问题大部分同学看不见,这些都会增加老师过后辅导的难度和增长同学们训练的时间。如果实训过程能使用多媒体课件,把操作要领一一分解,同学们对照分解动作进行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年来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大家都知道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的道理,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科和学科之间、理论和实习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打破原有學科的界限来确定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模块化课题技能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拼技能,享丰收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