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要】:殷海光先生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奉行独立、理性、公平、民主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思考中国未来道路和走向问题。但在20世纪政治动荡、风云变幻、极权暴政当道的中国,他的独立思考必然被那个时代所拒绝和抵制,因而他的命运与其思想一样,受到了极大的不公正待遇。本文试图分析殷海光先生思想发展变化历程,以及他与之相关的人生遭际,从而更为清晰地了解先生的治学方法、思想和人格,启发自己的为人和治学之道,同时也启发人们继续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学说和治学方法。
【关键词】:知识分子;独立;自由民主;理性;极权暴政;命运;治学之道
历史的车轮总是片刻不停、浩浩荡荡地驶向未来和远方,那些所有的过往连同扬起的灰烬沉了下去,而沿途洒落的珍珠总会在后来某个有风的天气重见光明,而后大放异彩,昭示后人,那段被遗忘的历史也曾因为这些珍珠而从不乏颜色。二十世纪的中国已匆匆成为过往,那些在历史潮头振臂一呼的弄潮者,那些在民族劫难中饱受艰辛的仁人志士,那些在极权暴政下备受欺凌的自由思想家,还有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都已成为辽远的过去。但历史不会无声,未来也总会有回声。
殷海光(1919-1969)——一位恪守本分严谨为学的逻辑学者,一位心系国家安危民族前途的知识分子,一位终生追求自由民主的伟大思想家,一位“五四精神”的坚实传承者,和20世纪诸多知识分子一样,被他们所在的时代和当权者所遗弃、限制、迫害。但殷海光先生在职业被剥夺、生活无法维系、人身自由和安全受到严重限制和威胁的情况下,依然想尽办法严谨治学、独立思考、批判当权者,探讨着中国思想文化和国家未来命运的问题,传播着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他就像冰天雪地里一枝傲然开放的梅花,让寒冬的肃杀有了暖春的气氛。面对着浑浊时代对它的冷漠和不公,他将之抛诸脑后,选择坚持自己独立思考,但却从未放弃对这个对他冷漠残酷的时代的思考和关怀。
殷先生一生著述丰富,早年师从金岳霖先生在西南联大研究逻辑学,去台后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并作为《自由中国》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发表评论、专刊、译作50余篇[1],批评极权暴政、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当台大任教资格被当局解除后,他的人身自由及安全受到限制,但转而研究中国文化和思想史问题。殷先生的生平、著作可参见《殷海光生平、著作年表》[2]。近年,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有《殷海光全集》及《殷海光全集补遗》共22卷,较为齐备。
纵观殷海光先生的整个精神思想发展脉络,大概可以有这样一条清晰的线索:逻辑学与西方哲学——三民主义思想——理想型自由主义思想——理智型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结合[3]。在这条线索里,须作以下几点说明:
1、西方逻辑学和哲学是贯穿殷海光先生一生的学问基础,而在这方面让他终生受益的有最重要的四个人,金岳霖、罗素、波柏尔和海耶克(通译哈耶克,作者注);
2、从反共崇蒋、崇尚“三民主义”到反共反蒋、反对极权暴政,这一变化是他完成从崇尚三民主义到崇尚自由主义转变最为明显的标志,也充分体现出殷海光先生作为一名思想家的理性、自由、独立思考的伟大精神。
3、从研究西方哲学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寻求自由民主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国社会未来的自由民主之路找寻前途,这一变化,完成了他自由主义精神的自我超越。
首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是殷海光先生一生的治学基础,它为殷海光先生奠定了理性、独立的治学品质。在他学习逻辑学之初,第一个给他人生莫大帮助和鼓励的人,要数清华大学的金岳霖先生了。而金岳霖先生的学识和为人对殷海光先生也产生了终生的影响。[4]以至于在殷海光先生后来的人生当中,多次提到并感激恩师金岳霖先生对他的启发。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序言》中,殷海光这样写道:
在大学时代,我深受教我逻辑和知识论的老师们的影响。他们给我关切的鼓励。他们教我怎样严格的思考。他们把我带进一个思想的新境界。透过他们,我接近罗素。罗素的思想,甚至于他的行谊,深深地浸入我的心灵。近十几年来,更进一步,我对专技哲学发生了若干兴趣。最近五年来,我对人理学(humanics)也发生兴趣,由这一兴趣,导引我接近海耶克(F.A.Hayek)和波柏尔(K.R.Popper)的学说。[5]
不仅如此,研读殷海光先生的书籍,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其受罗素和海耶克思想影响之深刻程度。在殷先生的著作中《逻辑新引》是逻辑学方面的著作,哈耶克和罗素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其《思想与方法》《政治与社会》、《中国文化的展望》等著作中随处可见,而殷先生翻译哈耶克的《到奴役之路》更是自由主义的典范之作,正如他讲:
我受海耶克教授的影响是从读《到奴役之路》开始的。这本论著曾给我的思想以一个新的冲击。它使我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加深并且加广。[6]
复次,從反对共产极权到反对蒋氏独裁,一代独立思想家完成从信仰三民主义到崇尚自由主义的过渡与升华。殷海光先生在离开大陆之前,一直对共产主义运动持有十分敏感而又反对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其早年的高中、大学求学阶段就已表现的十分明显,到他写出《光明前之黑暗——中国共产党之观察》一书,之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日报》主笔期间,他的反共观念更为清晰,也更深入到理论层面。殷海光写道: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因了贫困而产生了合政治、经济、思想于一炉而治之的新说教(指共产主义思想和运动,作者注),这新说教以似科学的面目代替了神权色彩的宗教……一九一七年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一直为这种势力所困扰,而无以自拔。[7]
而这一时期,殷海光先生对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是持有很深的支持与崇敬之心的。摘引以下段落便会知晓:
蒋委员长建都南京,一方面逐步完成中国底统一,另一方面积极从事于现代化的建国运动,努力改革内政,实现关税自主,裁撤厘金,改革币制,兴建道路,创设空军。……当着中华民族面临着这种重大的危机(指日本侵华战争,作者注)之时,中央政府毅然领导全国军民起来抵抗,一直到今年的最后胜利。……所以如果我们不否认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发展的事实,那末我们就得承认现行的中央政府。[8]
以上这两段引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殷海光先生早年对共产主义运动和国民党政府截然不同的态度。然而随着大陆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党最终在大陆全面溃败而后撤守台湾,殷海光先生无奈之下跟随国民党政府去了台湾。而国民党政府在台湾实行全面戒严,并在政治上逐渐远离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治国方略,尤其是蒋氏父子在台湾大权独揽,实行极权独裁统治,打压民主自由运动,迫害异己,并试图以“反攻大陆”为幌子图谋违宪连任。这一切做法,激起了到台知识分子、各界人士的强烈反感和不满。殷海光等也早已看出了蒋介石和国民党的虚伪,并拿起笔来奋起反抗。他们以《自由中国》杂志为阵地,呼吁法治,支持民主自由运动,反对极权独裁。王中江在他的《炼狱—殷海光评传》一书中这样写道:
自从1949年11月20日他在《自由中国》创刊号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思想自由与自由思想开始》,到1960年9月5日他在《自由中国》发表最后一篇文章《大江东流挡不住》为止,殷海光在《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显然是大量的。据初步统计,大概有50多篇。此外,他翻译的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以连载的形式在《自由中国》发表。通观起来,殷海光在《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围绕现实问题的时论和以自由民主观念为主的政论。尽管《自由中国》杂志的攻击目标是共产党,尽管它以各种方式尽可能对国民党采取温和态度。但是,它与国民党之间的鸿沟逐渐在扩大。……最后,对抗以国民党对它的扼杀而全面停止。在《自由中国》同国民党极权的对抗中,殷海光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9]
最终,殷海光与蒋介石决裂了,殷海光与国民党决裂了。然而这决裂,是伟大精神力量的必然结果,是一位在极权暴政下为追求民主自由而奋斗不息的独立知识分子的必然归宿。《自由中国》杂志被强行停刊,编辑们纷纷遭到解职和迫害,主编雷震入狱,殷海光先生被迫离去台湾大学教职,从此被软禁在特务监控的家中,失去了人身自由。行动虽没了自由,然而思想的力量却会冲破层层禁锢,飞向更远更自由的远方。殷海光先生没有停止思考,这种人生遭遇反而让他更加坚定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责任,他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继续思考着中国前途和未来走向的问题。他似乎找到了一条道路,那便是自由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正如他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的序言中写的:
这本书,算是我为研究并且思想中国近百余年来社会文化问题的一个简略的报告。我希望这个报告对追求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之解答上可能多少有些帮助。我自知我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可是我的愿力却无穷。我的这个工作只能算是一个草创的工作。我愿意从我这点草创的工作开始,激发出学问和思想上的许多探险家。在这样一个闷塞的时代和环境,我们多么需要在思想和学问上打开僵结的人物啊。……我希望我在这本书里所做的展望能在今后的五十年或一百年内露出些端倪。[10]
《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在写成一年后于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八日被查禁。[11]但是殷海光先生依然在思考,在一九六七年一月十日,他给许冠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我的思想很多,二三年以內写也写不完。一个月贡献一万五千字并非难事。诚然,这距离解决生计问题还远。不过,总可以构成一个补助。此外,我围绕着《中国文化的展望》的新观念二年来又涌出许多。这书既在此间被查禁,正好可以重写。我计划写成六十万字。在港谁可资助写作和出版?复次,《中国近代思想史》也在计划写作。目前正在发现一个中国近代思想史由之而变化的基线。[12]
然而,不幸的是一九六七年四月底,殷海光先生被查出“胃癌”。[13]这距离他逝世的1969年9月16日只剩下了不到两年半时间。然而在这与病魔斗争的日子里,殷海光先生仍旧没有停止思考,他通过学生及海外朋友寄来书籍,和他们进行探讨。在他的书信集里都有具体呈现,兹不再详加论述。
如果可以这样划分的话,《思想与方法》、《中国文化的展望》以及他的构想未竟之作《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他从知识和理论上厘清自由主义概念,并将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寻找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又一转变,他最终在思想上超越了自己。
作为一位终生独立思考,心系国家命运,追求自由民主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是光芒四射的,他的命运对他的人生和家人来说却是悲剧的。但,不管是时代的原因,还是知识分子自身的原因,这命运也许是一代知识人的必然,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并且以思想、读书,和教书为专业的人,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我所思想和研究的写出来,引起大家……思索与研究的兴趣,让荒芜而又枯干的思想和学术的原野长出新绿的草。这也许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今后有些益处吧!我愿意在这一原野上做一名拓荒者。”[14]
注释:
[1]《炼狱—殷海光评传》,王中江,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页84
[2]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附录一》,上海三联书店,2004.5
[3]参见《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何卓恩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5
[4]参见《炼狱—殷海光评传》,王中江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84页
[5]《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殷海光,台北市: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5月,《序言》页八
[6]《到奴役之路·自序》,F.A.Hayke著,殷海光译,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页2
[7]《光明前之黑暗——中国共产党之观察》,殷海光,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页3
[8]《光明前之黑暗——中国共产党之观察》,殷海光,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页12-13
[9]《炼狱—殷海光评传》,王中江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页83—84
[10]《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殷海光,台北市: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5月,《序言》页四、十一
[11]《殷海光书信集·致徐传礼》,殷海光著,贺照田编,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页278
[12]《殷海光书信集·致许冠三》,殷海光著,贺照田编,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页46
[13]《殷海光书信集·致林毓生·十六》殷海光著,贺照田编,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页154
[14]《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殷海光,台北市: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5月,《序言》页十、十一
参考资料:
[1]《炼狱—殷海光评传》,王中江,北京群言出版社,2003
[2]《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何卓恩,上海三联书店,2004.5
[3]《殷海光与蒋介石》,汪幸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6
[4]《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殷海光、林毓生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2
[5]《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
[6]《殷海光书信集》,殷海光著,贺照田编,上海三联书店,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