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学之关联

2016-05-30 10:48:04高雨菲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学英语教学语言

高雨菲

【摘要】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过程中,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时代发展的促进下,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形势。在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语言与文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就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学之关联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 文学

引言

教育教学的发展,促使各院校非常重视英语教学。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以前的英语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英语考试的分数。关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学之间联系的教学非常少,可以说为零。实际上,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中的语言与文学本身就存在着某种联系。文学是文化的一个分支,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非常紧密。而英语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融合语言与文字。

一、英语语言学习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语言其实就是面向现实社会的指导,理解文化的一种符号。要想学习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就需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在认识并理解外国文化的过程中,文学可以说一种有效方式。在认识文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人们在自然与自身矛盾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品会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还会让读者认识到与世界的某种联系。但是文学并不同于话语。读者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通常都会了解这一段文字所讲授的相关东西,并深刻认识到这一段文字的深层含义。但是事实上,读者这样的一种阅读方式,所获取的信息量都是非常小的。而文学作品则不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在对作品本身含有意思不确定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学作品包含的意义。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必须通过找寻线索才能够了解深层含义。而找寻线索必须在语言中寻求答案。

二、英语教学讲授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学习英语文学主要集中在经典文学作品上。而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常是在语言课堂上广泛传授的。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下,过去的语言与现代语言表现并不一致,即便是现代作家的作品也是存在语言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文学教学会在语言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故事与短对话。可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最多就变成了形式与结构层面上的东西,带有文学性质的作品不断减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单纯的因难度问题将文学作品摒弃于教学之外,是不明智之取。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讲授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教师并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致使其在讲授的时候存在不当的情况,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仅仅是大范围的讲解,而没有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发展变化展开教学。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深层次东西、文化背景知识等具有明显兴趣。如果教师施以有效的指导,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就可以了解到,大学英语教师并不能讲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仅仅提供一些背景性的知识,讲讲作者的生平经历。可见,英语教学在讲授文学作品的时候,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学生对语言的了解,同时也不能深刻认识到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关联。

三、加强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学相互融合

在展开外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过程按照这么几个顺序,即投入兴趣与情感,学习语言信息与结构知识,应用语言进行联系和达到活动交流的目的。针对此,在英语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与文学的相互融合。首先,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就会增强学生不同文学作品的体裁、传统、象征以及文体产生一定的敏感性。学生这种敏感性,其实就已经包括了社会文化、历史、语言以及符号学的相关因素。当读者在与作者交流的时候,这些因素其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获得这方面的能力,从而促使其对英语文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增强语言学习与应用。实际上,学生在学习非本族语言的时候,集中于课本学习。而课本学习就包括了语言的学习与应用。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细读,从而找出文中存在但是不能被确定的文学性,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学习非本族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反应性。教师需要理解的一点就是,反应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的细微之处,即具备文化特征的背景知识与文学作品结构的复杂反应。在课堂上,学生负面性的反应可以调节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学生更不喜欢该文学作品,且会使用英语顺畅的表述理由。那么利用文学作品展开英语学习的教学目的已经实现。

四、结语

事实上,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产生作用已经遭受质疑。就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受重视程度逐步降低,且这样的教学已经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教师应当明白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文学作品在其中的不可替代性,继而加强语言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韩宝民.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報,2013,13(03):56.

[2]曾艳.论新时期下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14(34):78.

猜你喜欢
文学英语教学语言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有我语言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