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娜
【摘要】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效率的提升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本人所教初中信息技术课入手,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现实状况及成因,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自主学习实施要领,希望能为促进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分层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导入教学主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欲望与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展示课件、作品或某种效果等,一旦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中,就很容易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理。从而达到“我要学”的目的,进而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抓住此时学生想知道“为什么”,“ 如何做”的迫切心理,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哪些工作?……”采用层层剖析的方法,引出任务,做为学习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走进网络”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网络相关的有趣视频,在学生赞叹惊呼之余,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具体内容,通过引人入胜的作品,将学生的思绪带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于此,并以此产生思考,达到“我要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启发思考,分析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这类问题从何下手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可以将一个问题细分为一系列的小问题,这也是将大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小任务,逐个击破的方法,使学生经历这样的分析过程,了解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比如在“丰富的动画补间补间动画”一课中,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细化为几个小任务,当每个小任务都完成后,动画就完成了。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课本、课件、提纲、学案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水平、习惯、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管学生采用了哪种方式方法,达到的最终目的都是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还掌握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同,会遇到各种情况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参考课本,因为这套教材对一些操作步骤写得非常详细,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本的指导下完成操作,但是对内容的理解却不一定很深刻,完成了任务只是达到了那种效果,却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此时教师就要發挥其作用,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学生还可以参考教师为其完成任务提供的提纲,提纲中教师可以列出完成任务的关键点及一些提示信息以帮助学生思考分析等。
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都制作相应的配套资源,包括每节内容的基础知识,拓展知识,还包括每节内容的铺垫、辅助知识。基础知识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需要,学生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等学习新的内容;拓展知识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铺垫、辅助知识方便对以前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进行复习、查阅等。配套资源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可以是动画,还可以是视频等。
另外这些资源还可以方便的移植到校园网、pad、手机等设备上,方便学生使用。
四、总结梳理,整体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将前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概括总结,这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自己对概念和原理的认识、理解由片面的、零碎的贯穿起来,形成全面、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把这个环节放在练习之前就是先让学生在对知识结构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有整体认识和把握之后再做类似习题,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知道从何下手,如何解决。
比如在“制作角色动画”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课知识:(1)制作选区,(2)移动图像。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两个任务不仅是制作角色的整个流程,也是让学生进行梳理,整体把握的一个过程,角色的制作,使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法及思路,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就能得心应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来检验学习的效果,这样就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和信心,当其遇到类似的实际问题时也能顺利解决。
五、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对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要求,这样才能使各层面的学生得到全面提高。由于有了前面的总结过程,学生对知识有了整体把握,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基础由易到难选择习题来做,以达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对于类似课上任务的习题,他可以模仿操作,达到巩固解决问题环节的目的;对于稍有难度的习题,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去思考、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有了这两个基础,对于有难度的习题,则是对自己提出的挑战和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结论
总之,经过实践发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自主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管是基础好的学生、一般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尤其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通过自主学习,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提供的资源不够全面,在以后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资源做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
[2]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
[3]盛立举,关于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3/18
[4]陈华,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