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前景的探析

2016-05-30 03:27:47贺勇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应用前景

贺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内的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传统、原始的通信逐步的转变为先进的信息传输,其具有诸多优点,比如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稳定等优点。软交换技术的出现就是将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了进一步融合,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即API,进一步完善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开展。本文主要讲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况,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电力通信网;应用前景

软交换主要就是通过下一代网络以及分组网中的程控软件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和管理,通过软交换技术,能够从媒体网关内将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剥离,还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电力通信系统。呼叫传输和呼叫控制是电力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功能,为了能够保障这两种功能的独立性,必须要通过软交换技术来实现。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实用功能非常多,进而给电力通信企业带来诸多便利條件和新业务。

1、软交换技术

1.1 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又可以称之为呼叫服务器或者媒体网关控制,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者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呼叫控制功能,其主要内容有呼叫选路、连接控制、管理控制等。进而能够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的转移,标志着呼叫控制和媒体网管之间的开放和标准化,进而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 软交换系统的体系结构

(1)接入层。接入层的功能主要就是将用户终端与外部网络连接到核心网络,然后由核心网络集中用户业务将其传送到目的地,其主要的网络部件包括中继网关、用户接入网关以及无线接入网关等主要内容。(2)传送层。传送层主要功能就是为各种媒体提供带宽传输通道,并且将各种信息选路到目的地,其主要构成部件有路由器以及ATM交换机等部件。(3)控制层。控制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呼叫控制,并且通过网络来实现交换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并且为业务层设备提供业务能力或者比较特殊的资源,其主要元件就是软交换设备。 (4)业务层。业务层的主要功能就是执行和管理软交换网络的各项业务,主要业务有多媒体业务、增值业务以及第三方业务等,其主要构成的网络部件包括应用服务器、业务控制点以及网管服务器等部件。

1.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1)呼叫控制功能。软交换技术具有诸多功能,其中最为基础的功能就是呼叫控制,呼叫控制功能也是保障电力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不仅能够将呼叫控制功能将电网中分离出来,还能够为电网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呼叫处理以及智能触发,并且建立连接控制。

(2)互联互通功能。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P技术对电力企业的通信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IP电话体系主要就是两大标准构成的,主要可以分为ITU-TH.323以及IETF SIP两种标准,可以实现对电网系统呼叫功能的建立、释放与补充,还可以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功能交换,进而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功能。

(3)提供多项业务的功能。软交换技术可以在电力通信系统的交换机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还可以为其提供诸多业务,根据这些业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软交换技术可以与智能网之间更好的兼容和配合,并且为智能网提供多项服务业务,在电力企业交换机的更新和换代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与意义

2.1 用户方面。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具有诸多弊端,比如封闭性等,一般情况下,完善的电力设备供应商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软件和硬件,还必须要为电力系统提供维护和更新维护,推荐新开发的通信软件。供应商为了能够更好的留住用户,必须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应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只有用户掌握了维护的主动权,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用户的认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成本。软交换技术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相比具有着诸多优点,比如低成本、服务质量高等优点,其主要就是因为软交换技术实现了平台的开放性,进而能够将更多新的应用及时的结合起来。另外,软交换所选用的计算机器件十分的普通,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了采购成本,使其性价比更高。

2.3 可靠性。软交换技术能够更好的解决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用户在组网的时候可以通过软交换技术实现软件控制,将传统的电路交换核心功能进行分类,然后由其集中分配到各个骨干网络。这种可以分布式结构是可以进行编程的,也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从而能够更好的设置网络权限,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的可控性以及安全性。

2.4 提高服务质量。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日益现代化,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涌现出诸多全新的业务,比如输变电线路监控以及电厂视频监控等业务,通过软件换技术能够更好的提高监视效果和水平,提供故障记录以及分析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使其功能更加全面,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2.5 支持各种增值业务。通过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结合计算机网和电话网,使两者之间更好的配合,并且还可以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为后续的电力传输网、语音网、视频网以及互联网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电力调度业务的实际特点,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电路、软交换混合同组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而实现电路交换向软交换逐渐的转变。

3、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 电力通信网中网络互通。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其本质就是交换网络,并且具有独立的载波电话网络,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力通信网中也存在着计算机网络,并且主要是以IP协议为基础的分组网络。软交换可以提供多种协议接口,进而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信令的互通以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进而实现计算机网与电话网的管理和支持,更好的提供服务。

3.2 提供新业务。电力通信网所传输的信息主要就是语音和数据,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诸多视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进而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交换技术不仅能够支持语音业务,还可以通过网络设施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软交换技术所提供的为API,进而能够与新业务之间实现更好的兼容。

3.3 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电力通信网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传输介质,并且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具备自身的设备,通过软交换技术能够实现一台交换服务器上进行多种不同介质信息的交换,可以有效的省掉诸多复杂的转换环节,从管理角度来讲,也是比较便利的,针对一个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就可以实现整个网络信息的交换。

4、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應用前景

4.1 统计汇总的优势。软交换技术本身具有自我统计和自我维护的功能,比如业务统计和错误预警等。对于比较复杂、庞杂的电力网络系统来讲,通过软交换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其一,能够更快、更准确的对所有业务进行汇总并且做出相应的分析报告。其二,一旦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对错误报警,并且显示故障的地点和原因,能够保障维护和抢修部门能够快速的做出反映,及时的清除故障。其三,清单的采集功能,可以提供详细的电量和电话计费清单。

4.2 新业务开展的优势。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力通信系统中主要传输的信息是语音和数据,所以对传统的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渐的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的结合,促进了软交换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交换技术凭借其诸多优点,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可以为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进一步拓宽供电企业的业务范围,从根本上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4.3 统一不同介质网络的优势。随着诸多新媒体的出现,电力通信网内具有诸多传输介质,传统的电路通信系统不能实现各种介质的兼容,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实现兼容,还可以建立一台多介质平台来解决信息交换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实现各种介质的互融互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要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社会对供电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保障供电质量,还必须要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其中通信系统作为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电路通信系统远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优点,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效的解决诸多网络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马绪.关于NGN在陕西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探讨[J].华中电力,2006(04).

[2]张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5(12).

[3]王妙心.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J].电信科学,2010(S3).

[4]邱平,束洪春.电力调度电话专网Q信令系统的研究.电力系统通信,2005,26(12).

[5]司文培,无线融合网络IMS业务会话切换技术研究与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网应用前景
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
电力通信网光纤线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刍议如何提高电力通信管理水平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监测技术及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电网通信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21:30
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LED集鱼灯在远洋渔业的应用前景探讨
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