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入”在“关注”中更有效

2016-05-30 02:35翁进迁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导入童话环节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新课教学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行为,被认为是教学活动中的第一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设计,能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最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让“导入”成为课程的有效手段,相反却在设计、利用“导入”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弊端:“导入”忽视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导入”脱离文本内容,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导入”影响教学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导入”占据太多的时间,淹没了课堂主要内容的教学;“导入”缺乏文学味,主要表现在“导入”中大量的音像、图片的充斥,大量的历史、政治观念的介入让语文课堂从一开始就丧失了语文的本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让“导入”这一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陷入尴尬的境地。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课的开始,其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定准“导入”这一音符,为课堂精美“演奏”打下有效基础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导入”的设计和应用需要有以下几点“关注”:

一、“导入”需要关注与文本内容的一致

语文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应用,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有效的“导入”显然需要根据文本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更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最终成为教学的赘疣。

例如《桥之美》的教学,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过由于“导入”与文本内容不一致带来的不同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导入”的设计中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接触过什么桥,你有什么感受”;另一位教师在“导入”的设计中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接触过哪些桥,感受到桥的哪些美丽”。而两位教师接下去的教学环节都是“读课文,思考文中呈现给我们的是桥的哪些美丽”。结果,前一位教师,学生的答案都是各种各样桥的名称,这让他无法轻易的把学生引入到后一教学环节中。而后一位教师,学生的答案都是桥的美丽之处,甚至机灵的学生已经把文本中的内容引入了自己的答案中。同样的方式,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本文文本内容的关键不在于“桥”,而在于“美”。前一位教师的“导入”设计中忽视了,而后一位却抓住了,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再如《记承天寺夜游》。对于这样一篇精练却情感丰富的散文,教师如果从介绍苏轼进行“导入”,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文本内容的关键在于“夜游”中产生的情感。教师在“导入”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夜游的理解,让学生带着夜游的切身感受去进入文本,自主解读、探究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导入”需要关注与学生认知的协调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环节设计和应用的基础都必须是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作为人文和思想性较强的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思想去解读全新的文本,加深体验,丰富认知。因而有效的“导入”需要关注与学生认知(年龄心理、知识能力、思想深度)的协调。教师在“导入”设计和应用中,应该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出现内容过于肤浅,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调动的现象;同样要避免内容过于深奥,学生出现认知盲区,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强制性灌输的错误做法。

例如《故乡》,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小说。先生笔下的小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必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提炼人物形象,解读作品主题。初三的学生心理趋于成熟,文学思维也有了一定的深度,教师如果只是利用“说说你的故乡”、“请说出思乡的名句”等问题或是话题式的“导入”开始进入教学,那么在学生眼中,显然是索然乏味的,是肤浅的。但如果教师的“导入”是社会背景的深度剖析,那样又过于遥远,学生也无从把握,只能是在沉默中被灌输。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问题的根源是“导入”的设计和应用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协调。

曾经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故乡》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岁月在让人老去,也在让故乡老去。当老去的“我”,面对老去的朋友、乡亲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当老去的我面对故乡时,“我”又感受到了什么?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进入鲁迅的《故乡》。

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入”看似简单,但教师在设计和应用时却准确的找到了文本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契合点:用“岁月”暗示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去关注时代在故乡变化中的原因;用“老去的朋友、乡亲”暗示了故乡中“我”所熟悉的人物的变化,引导学生去关注“我”由此产生的思想的变化;最后用“老去的故乡”暗示了故乡对于“我”已经从熟悉变得陌生,引导学生根据前面两个暗示所思考的内容去最终体会“我”的思想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问题和暗示之间让学生有自主的思考空间、自主的文本感知、自主的难点提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欲望,为教师接下去由浅及深的深度解析作好了有效的铺垫。

三、“导入”需要关注自我角色的定位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尽管对课堂的整体教学起着重要作用,但教师在设计和应用“导入”时,必须关注“导入”在整堂课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必须明确:“导入”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它不是核心环节,并且最终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导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五分钟),以最简洁、最有效的语言为下面的教学作好准备,决不能让它占据过多的时间,偏离主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淹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笔者曾经听过多节由于教师“导入”过度,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的公开课。其中一节是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这位教师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童话我们从孩子时就已经熟悉,特别是安徒生的童话,你一定看过很多吧?那么,请说说你看过他的哪些童话,童话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手,开始讲自己接触过的童话和童话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算了一下,这位教师用了整整二十分钟在让学生自由畅谈童话,用了五分钟介绍安徒生(二十五分钟“导入”),结果,没等学生交流完故事情节,下课铃声就响了。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本意是好的,她把握了七年级学生对于童话的喜爱心理,提出问题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她的失误在于过度看重“导入”在课堂中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导致教学主题的偏离,教学目标的无法达成。如果这位教师能引导学生简要地回顾接触过哪些童话,或者直接简要讲述安徒生的一个童话,同样可以使“导入”在最短时间内达成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又不影响教学主要内容的目的。再如一位教师教学《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鲁迅先生一生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鲁迅先生的好友孙伏园问鲁迅:“在先生的小说中。你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篇?”鲁迅先生说:“是《孔乙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这样的导入。言简意赅,准确地定位于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使他们的思维立即进入活跃状态,为有效的文本探究做好情感铺垫。

四、“导入”需要关注语文味的回归

“语文味”,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语言品味和情感激发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情感,获得健康、愉悦的审美享受。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错误理解,语文课被大量的音像、图片充斥,被大量的历史观、政治观包围,课堂的“语文味”在逐渐丧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的设计和应用需要关注“语文味”的回归,体现语文文字的思想和情感魅力。只有这样,“导入”才能在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教学文句解读、情境再现、情感升华、人文感悟的学科本质,最终在洋溢“语文味”的过程中体现价值。

例如《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导入”时都把冬天的图片用幻灯片投影出来,然后让学生表达美的感受,最后引入“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美”,让学生进入文本阅读。

这样的“导入”显然过于简单,使课堂从一开始就缺乏了语言美和情感美,与文本优美的意境无法一致,即丧失了散文教学的“语文味”。既然是美文,教师不妨设计出富有美感的语言作为“导入”:苏轼云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湖畔,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那便是最美的春天。来到夏季,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那么,最美的秋和冬又在哪里呢?老舍曾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诗意赐给了西湖,却把秋和冬的唯美全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从文字中去走进济南的冬天,感受冬天济南的唯美.。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以上述文字作为“导入”,使课堂从开始便充满诗情画意,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定洋溢着“语文味”。

再如《行道树》的教学,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人吗?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其实,自然界中也有着这样的奉献者,如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行道树(进入课文分析)。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的“导入”是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语文课堂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堂,毫无“语文味”可言。他后面的课文分析也成了教学的程序化,因为他的“导入”已经把文本的主题内涵告诉了学生,学生不可能再从文字中去细细品味行道树的形象和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显然,这样的“导入”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语文教学导入是门艺术,方式多种多样,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一直被视为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许多教师为利用好这把“金钥匙”,也在不断努力创新。但要使“导入”真正在语文课堂中展现它的价值,在设计和应用时关注它与文本内容的一致、与学生认知的协调、自我角色的定位、语文味的回归必定是所有语文教师需要把握的不变方向。

翁进迁,教师,现居浙江温州。

猜你喜欢
导入童话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