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绘上海呢?
如果是形容词,那么应该是发达、浮华、奢侈、小资、文艺、古老,抑或是快速、便捷、冷漠、虚荣?
如果是名词的话,那么应该是恒隆、中信泰富、伊势丹、美美百货、锦江,抑或是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东方明珠、外滩三号、汤臣一品?
如果变成有长度的词条,那么又或许是24小时有着冷白色灯光的便利店,两边长满法国梧桐的狭窄街道,四通八达的地下铁,十字路口四个方向同时变成绿灯的淮海路中心,王菲拍过电影的新天地以及新天地边上昂贵的翠湖御苑、华府天地,笼罩着上海六月份的梅雨季节,黏稠的云朵,还有灰蒙蒙的暗淡天空。
四年前,我和痕痕坐在新天地外面的马路沿上,看着来来往往穿着华服的男人和女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染头发,痕痕也没有习惯穿高跟鞋,青涩的我们穿着廉价的衣服,喝着手中的瓶装可乐,眉飞色舞地聊天。那个时候的我们,还舍不得用30块钱去买一杯新天地门口的星巴克咖啡。
而四年之后,我们坐在我的凯迪拉克里,停在来福士门口,看着过往的人群,玩着“一分钟内过去的人里面,有多少个你可以接受与他/她谈恋爱”的游戏。我们手边就是星巴克在这个夏天大行其道的抹茶星冰乐,窗外是各种各样的男男女女,我们依然眉飞色舞地聊天,却已经没有了四年前坐在马路沿上内心的平静。一分钟过后,我们摇起车窗对司机说:回家吧。
我到底离过去的自己有多远?我到底变成了多么不一样的自己?
我来上海后的第一辆价值120块的自行車,在搬到新的校区的时候,被我留在了旧校区。我把它停在图书馆的楼下,锁上环形锁,然后用力地将环形锁的钥匙扔向湖里。
而第二辆价值3600块的自行车,我忘记了被我留在了什么地方。
我离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上课的日子有多远?
我离顶着还未亮透的清晨就开始匆忙往教室里赶的日子有多远?
我离学校门口那家凌晨六点就会开门做生意的早点店有多远?
离冒着热气的稀饭和馒头有多远?
在我坐在凯迪拉克里开往一个又一个声色犬马的目的地的时候,我离曾经一头黑发、背着书包的自己,有多远?
曾经的无数个夏天,曾经的无数个闷热无风的夏天。
白云像是照片一样,一动不动地定格在蓝天上面。膨胀的蝉鸣喧嚣地起伏在空气里。
那个时候的自己,不会穿衬衣,不会打领带,不会戴胸针,白色的T恤和牛仔裤是我夏天里最常见的穿着。
没有冷气的教室,只有头顶生涩转动的风扇。
一晃就是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