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里患的怀乡病

2016-05-30 01:40张洪明
商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朱牛羊肉魔力

张洪明

世上的食物本无好吃不好吃之分,吃得习惯了,它就成了你心中最好的食物。

吃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据重要的位置。《礼记·礼运》有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林语堂不是也说么,“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而到了现在,人们更是以吃为乐,以谈吃为荣。

于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收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影片里呈现的食物,不管是大到需要煎炸烹炒的大菜,还是工序简单的一款点心,都拥有了各自的拥趸,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自己喜欢的食物放到美食排行榜的榜首。在生活中,每一种获得人们肯定的食物,都会被冠以“好吃到哭”的名头。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什么好吃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第一次见识到“好吃”的重要性是在大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同学从小就饱食牛羊肉,来山东半年不到,就对相对清淡的饭菜嫌弃至极,偶尔谈到他们在家如何吃牛羊肉的时候,我真的可以在他眼中看到一种叫做渴望的光芒。

那时,我对同学的表现是很不理解的,我们这里的饭菜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但在几年之后我就感同身受了。因为同学的遭遇流转到了自己身上。在贵州读书的时候,食物成为我吐槽那里的重要一点。从小吃惯面食的自己,为了能买到学校那蒜头大小的馒头不得不每天去最远的食堂吃饭。

所以,像南方人吃不惯饺子,北方人看不上糯米饭这种事情,绝非个案,也无可厚非,更跟所谓的地域歧视无关。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网上抱怨西餐又贵又不好吃,一年一度的成甜粽子之争,豆花到底应该是咸的正宗还是甜的正宗,《舌尖上的中国》中那道上海红烧肉做的到底地道不地道,所有的这些,不都是一个问题么。

究其原因,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习惯。记得前几年看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讲课视频,对其中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她说在加拿大留学的时候,那里空气也好,环境也好,可就觉得缺少点什么。等回到浦东机场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呼吸到让自己有点胸闷的空气,才感觉到世界完整了。那一刻她说,就让我老死在这片土地上吧。看,习惯就是有着如此的魔力。

对于食物而言,习惯的魔力也是如此强大。它会通过你的胃告诉你什么是最好吃的食物,从而产生一种依赖。

有时候影视作品会对这种魔力进行再现。李安的《饮食男女》就是如此。影片中的主人公老朱是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他的三个女儿性情各异,充满叛逆个性,有着自身问题,家庭关系甚至面临崩溃的局面。然而,老朱的厨艺成为全家的和睦的纽带,享受从小到大就吃的美味也就成了全家团聚沟通的唯一时刻。

市面上诸多美食图书中,和妈妈相关的总是占有一席之地,二毛的《妈妈的柴火灶》、林依轮的《妈妈的味道》等都把自己母亲的手艺通过文字进行了褒扬。而我们私下也会认为,自己妈妈做的饭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之一。但如果客观评价的话,真的是每一位妈妈都是美食家么,应该不是。只不过是你的胃已经习惯了妈妈所做饭菜的味道,这种习惯深深地刻在了脑海深处,哪怕有一天你飞黄腾达到赴宴之前都会问一句“有龙虾么,没龙虾我可不去”的地步,妈妈煮的一碗小米粥也依旧可以让你意犹未尽。

再比如,当你的胃习惯了烟熏火燎的烤串时,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新闻怎么可能让你“回头是岸”。当你的胃习惯了鲜美的小龙虾时,你怎么可能再去想它们从哪里来,又是吃什么长大的。如果你的胃从小就被牛羊肉填饱,那即便是黄河鲤鱼这种鲁菜代表之作估计也入不了你的法眼,当然,吃惯了北方菜的人很可能就看不上丝娃娃那种被贵州人奉为名吃的菜肴。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要我说,世上的食物本无好吃不好吃之分,吃得习惯了,它就成了你心中最好的食物。

猜你喜欢
老朱牛羊肉魔力
有魔力的窗
五月 魔力
卖“萌”的魔力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我国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
春天的“魔力”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
老朱的菜园
发誓怪圈
老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