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泽 张家伟
VR拥抱资本狂潮
近日,瑞士VR初创企业MindMaze宣布,获得由印度Hinduja集团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也达到11亿美元。MindMaze也成为第五家融资上亿美元的VR和AR企业。
MindMaze为医院的中风康复患者专门打造了一款VR设备,还出售家庭康复VR设备以及游戏设备。这些设备利用VR及AR技术,配合动作捕捉传感器,为用户展现如同身临其境般的可交互数字环境。MindMaze CEO Tej Tadi称,他们的设备能够基于用户的动作和大脑活动改善切身体验,比如影响人的情绪。他表示:“我们利用各种可感知元素打造软件和硬件,最终将设计出凭直觉就能互动的界面,不需要使用鼠标和键盘,而这也是他们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Hinduja集团一名发言人也表示,MindMaze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界面已经在医疗、游戏等领域取得成功,在交通、國防以及多媒体等领域也潜力巨大。
自2010年以来,投资机构已经向VR和AR初创企业投入超过40亿美元。在最新融资实现后,MindMaze还将进一步为其他类型的患者开发设备,比如截肢患者。Tadi还表示,MindMaze仍在与其他投资方商谈,这一轮融资的最终规模可能会超过1亿美元。此前,MindMaze获得天使投资和瑞士政府约850亿美元的投资。
虚拟现实风头正劲。事实上,多家国际巨头开始拥抱VR浪潮。
年初,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谷歌正在开发一款功能更为强大的VR设备,与增强后的安卓系统适配之后,谷歌的VR设备将有能力挑战Facebook的Oculus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谷歌的这款头戴式VR设备,将大大超越2014年发布的免费应用“纸板相机(Cardboard Camera)”,新设备有更为强大的传感器、镜头,并采取与三星和Oculus联合发布的Gear VR类似的插入式结构。之前。苹果也打造了一支VR团队,开始研发头戴设备。
几乎与此同时,一家还从未推出过任何产品的公司——Magic Leap在C轮融资中斩获近8亿美元,估值45亿美元,成为科技企业史上或许是最大规模的C轮融资,也是有交易估值的最贵的AR企业。该轮投资由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领投。
高盛:虚拟现实不会再次失败
许多看似美好的技术,总会在不经意间陨落,就连现在正火的虚拟现实(VR)也一样,它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光过一阵,如今只能算是重生。但是高盛在近期的报告中称,这一次,VR技术不会再重蹈20年前的覆辙,将形成数百亿美元的市场,并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那么,如今与1990年代有何不同,以保证VR技术不会再失败?高盛的答案是“技术的进步”。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一些大公司试图借助头盔作为实现这个想法的初步尝试。他们失败了。那时候的电脑无力产生逼真的体验。用户容易感到恶心头疼,装备价格昂贵且笨重。例如1995年上市的任天堂Virtual Boy是第一款虚拟现实家用游戏机,其新奇的设计概念直到今日都被不少玩家称道。但在日本市场,Virtual Boy仅仅上市5个月便下架、美国市场也仅仅坚持不到一年,最终全球销量不到100万台,从市场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款失败的设备。
Virtual Boy为何失败?显然与彼时虚拟现实技术不成熟有着巨大关系。
首先,Virtual Boy的设计并非是完全便携头戴式,需要放在桌子上,玩家需将头部靠近设备才能使用。其次,很多用户在使用后发生了明显的眩晕感,甚至头痛,这显然不是一种愉快的游戏体验。另外,Virtual Boy也是极为昂贵的,180美元的价格在当时并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游戏体验不佳的情况下。
时过境迁,今日的技术发展相比20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盛表示,不只是游戏,在很多领域(诸如医疗、工业)VR技术都将大显身手,就像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样,VR技术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高盛估算,到2025年AR(增强现实)和VR硬件软件营收将达800亿美元,如果它们迅速跳出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年营收最多可以达到1820亿美元。考虑到产业可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解决延迟和其它技术问题,即使按最慢速度预测,到2025年时年营收也有230亿美元。
如果高盛预测准确,2025年时VR和AR市场将变得比TV市场还大,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而TV市场只有990亿美元。这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因为电池和蜂窝网络技术的改进会导致VR产业加速发展。接下来高端VR头盔会抛弃线缆和配套电脑,变成真正的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