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力及其培养

2016-05-30 21:20:05杨柳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创造力

摘 要:培养创造力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正确认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弄清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科学有效地实施学生创造力教育,是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亟待思考的基本问题。本文在介绍创造力的概念及一般问题的基础上,同时也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发展;创造性人才;创造力培养

一、创造力的内涵

创造力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通过对众多创造力定义的归纳概括,发现对创造力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

1.能力观

依据创造性人才的能力水平,把创造力看成是发现新联系、产生不寻常观念和背离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能力。现在多数心理学家同意,创造性是一种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既新颖又适宜。

2.过程观

托兰斯(Torrance,1962)把创造力视为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不足、知识上的缺陷、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

3.人格说

人格说强调创造性个体的人格因素,认为创造力的本质在于个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的某种人格特征。研究发现,具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具有好奇、进取、探究、专注、热情、自信、坚忍、自制、挑战和敢于冒险等明显的人格特征。

4.产品观

近期西方心理学家主要从创造性产品这一角度来定位创造力。创造力是深藏于主体内部的心理品质,很难客观评价,但创造主体在某一创造情境下,进行的创造活动最终会表现为一定的创造产品。

二、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一)创造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生理基础

个体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所固有的结构和功能是创造力产生的物质基础。神经元精密的结构以及由大量神经细胞所形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为创造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并影响个体创造性水平发展的高低。

2.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研究者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许多研究都表明,知识经验与创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密切关系也是异常微妙的。大量研究也证明,知识和技能是影响个体创造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没有特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在该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3.社会文化和教育观念

社会文化和教育对个体创造力有巨大影响。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在18岁时就只有2%的创造力了。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文化、教育等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个体的创造力在急剧降低。

4.个人心态、人格特征和认知习惯

对个体创造性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因素还包括个人消极的心态、人格特征和认知习惯。个人消极的心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处理问题的态度被动、不积极。②缺乏自信心。③怕别人批评;个人消极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胆怯。②过分自责,即自我批评。③懒惰;个人消极的认知习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只抓住一点。②过早下判断。③过分积极。四忽略想象的重要性。

三、培养创造力的措施

(一)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

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几个方面:最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社会环境是:①能够充分接触和使用各种文化手段;②具有对文化刺激的积极接受性;③注重发展而不仅仅着眼于眼前;④任何公民不受歧视,一律平等;就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而言:首先,应倡导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放弃权威式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由,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并尝试用不寻常的方式理解事物,形成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气候与土壤。其次,改革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再次,增加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最后,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人物的榜样,通过榜样人物的激励,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二)培养有创造力教师队伍

现行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对教师进行有关创造力的相应培训和专门指导。作为一个教师,应不断学习关于创造力的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那些已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创造性认知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其标新立异

在日常教学中,如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善于单向思考,而且习惯于多向思考,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是有利的。为了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要提倡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学生回答问题,不要求作所谓“天衣无缝”的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四)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关于如何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心理学家提出了种种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保护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它促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与探索。二是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培养冒险性和挑战性。三是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事物,以多样的手法表现同一主题,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性。

参考文献:

[1]和,王静.学校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0(06)

[2]刘嫦娥.从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S2)

[3]唐继红.试论大学生创造力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8)

[4]文云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情境性特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

杨柳(1992-),女,汉族,山东诸城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科教学,研究方向:英语。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8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市场周刊(2017年1期)2017-02-28 14:13:40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英才(2016年16期)2017-01-11 15:35:03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2016年33期)2016-05-28 09: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