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多少英雄。江山依旧,但年华逝去,多少兴衰更替也作一缕烟尘别去。翻读《史记》,幸见畴昔,了解埋藏在历史尘埃之下的英雄古迹。
秦汉交替之际,英雄辈出,群芳争艳。但最令我扼腕叹息的,便是项羽了。
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于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何等的豪气,然而此等英雄终免不了一败,落得个“身死东城”的下场,让人不禁慨叹。于是,无数后人思索,项羽为何会有乌江自刎,兵败东城一事呢?
出身也许是不少将相后代身败名裂的原因之一。曾在《读者》看到过一篇文章:项羽能够起于陇亩之中,依靠项燕后人这一身份,而之所以兵败,也是因为是项燕后人。出身名门,使他有了对诸侯手下将领的号召力;基因遗传,让他有了以一敌万的武力,于是项羽便能起于陇亩之中。然而,正是由于贵族的身份,让他频频施舍妇人之仁,错失太多的良机,导致刘邦即使处于危难之中,尚有喘息的机会,最终一点点超越了如日中天的项羽。若项羽能放下面子,耍起无赖,或许不会失败。项羽等名门子弟身上似乎都可看见:成也出身,败也出身。
性格也许是项羽的另一问题。虽说项羽幼时因楚为秦灭,也度过一段艰苦的生活,但总体上是无忧无虑的。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不得民心,不体民情,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而在这一方面,刘邦却是胜了项羽不止一筹。约法三章与火烧阿房宫,民心所向,大概已有定论了。而项羽自幼参与战争,血液中的暴力因素已被激活,是他天真地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这与后世的陈友谅是何等相似!把军队当作一个战争机器,忽视了人性,当有一天军心涣散,四面楚歌,便是兵败如山倒,无法力挽狂澜。而性格之中又充满猜忌的项羽,在唯一信任的长辈项梁死后,无法坚定地相信任何人,即使是亚父范增最终也免不了被怀疑。难怪常有人说,性格决定成败。
读书少也许是项羽的又一大弊病。名门出身,自然有很好的环境来学习兵法,但他又不能坚持,一开始兴致勃勃地要学万人敌,可过了三分钟热度之后,便又不肯学了。古语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项羽是个聪明人,一点书便可治他一车愚。但这些药的药效只维持了三年,奈何项羽不再吃药,便只能兵败了。再看韩信,或许非聪慧之人,但他饱读兵书,让自己的才华能够持久绽放。
古今盛衰兴替,也许是命中注定。而今人只能怀想畴昔,看春去春归。泡一壶好茶,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