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枫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逐渐的增多,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这就造成很多自然资源的短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制约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要加大水利工程的开发,采取合理、科学的水利投资来改善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特点及我国水利投资的现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特点;方案
水资源的短缺在近年来对我国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给与解决。水利工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不但有效的解决水源的供给和利用,还可以维护生态环境,起到抗洪减灾的作用,因此,要合理、科学的推行水利工程投资,改善我国水资源的现况,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从水利工程投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现况,并提出了提升水利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案
1、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特点
1.1 收益的长效性和滞后性
一般的水利工程投资效益不会有竿见影的产出效益,从初始的投资到工程施工再到最后的工程产生效益,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在遇到水文年份的情况下,产出效益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成后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适当的运用,才会使其发挥出更长的经济效益。
1.2 经济效益产生具有外部性
水利工程效益的產生不会全部的反应在水利工程行业内部,在其他部门也会有所反应。而且,大部分的产业效益由产业循环转嫁给其他行业和其他部门。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外部性是由水利工程的属性决定的。
1.3 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投资收益预测时,是不可能将所有变化预测在内的,因此,从水利工程的投资到后期的收益,都受到很都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4 经营的自然垄断性
无论将水利工程看作是一项基础产业还是一种基础设施,其投资开发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的自然垄断性都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自然垄断性表现在水利工程的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不以市场竞争情况为转移,而是由工程建设地点所决定。水利工程在经营方面的自然垄断特性使得投资效益计算的个性化特征鲜明。
2、现阶段我国水利投资的情况
2.1 水利投资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长期的水利投资结构来看,防洪工程一直是建设的重点,虽然在洪涝灾害的预防上大大降低了经济损失,但是长期对水资源产业和节约保护产业的忽略,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
2.2 投资的市场主体没有真正形成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的投资与建设大多数是由我国行政部门进行安排,由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引进民间资本投资水利的渠道不活,机制不健全。这不利于广开融资渠道,不利于引进先进、丰富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方式。
2.3 投资的回收补偿机制不够健全
用于防洪与生态改善的公益性水利项目存在着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不足的问题。很多用于排涝的水利工程因为资金短缺而导致设备老化,不能充分发挥抗涝作用;很大一批中小水库处于“带病运行”状态。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水利投资得不到充分的补偿,水利工程难以良性运行。
3、提升水利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案
3.1 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的设计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环境,因此,要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损失,就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水利工程负责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工程竣工后不断加强对后续工作问题处理。
3.2 增加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限,明确投资主体,出台相应的筹资政策,建立配套的投资保障机制和投资约束机制,从而实现财政水利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逐步对预算内基本建设结构进行调整,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比重。同时,优化投资结构,保证水利工程的投资充分发挥效益。
3.3 改革水利投资方式
第一,要强化水利基础产业和水的商品意识,用水单位和个人享受水利建设创造的经济效益,应向投资建设者和水利管理部门交纳水费和水资源费,要创建水利投资新机制,加快开放水利投资资本市场。利用合理的水价体系,不但能增加水利投资、创造水利效益,还能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强化水利工程自身的发展能力。
第二,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目前,全社会已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重视投资兴建工程,又要加强经营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加快实现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形成水利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第三,明晰产权关系,搞好已建工程经营权的转让与移交,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益。对于现有的已建工程,应分期分批地、有计划地创办股份联营公司或转让给专业户、联户去经营,把好移交关,定好合同,使之符合法制要求,受到法规约束和保护,明晰产权关系。使经营者尽早集中财力、物力,加强运营,早日受益。
3.4 实施并完善水利产业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水利建设应该坚持以政府的投资为主,多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效益好的项目,予以支持,推动其走向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对供水供电的水利项目,国家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并鼓励其探索出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增强水利工程自身的发展能力。
3.5 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
要改变以往对水利人才建设和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要多培养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综合型人才。制订优惠政策和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水利建设吸引人才,真正实现高素质水利队伍的建设。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水利科技含量,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利工程投资的利用率和回报率,走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建设之路,适应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入影响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部门要加大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建立科学的水利产业政策,加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水利工程效益,办好水利,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