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2016-05-30 10:48:04孙堂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题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孙堂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还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小组活动式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合作学习创意独特、理论科学、对于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落后地位。我校广大英语教师通过深刻反思,普遍认为,除了客观因素以外,制约英语学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最重要因素还是教师,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感觉到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初中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及本校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提高英语学科的整体水平,我申请确立了《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实验课题,随即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题实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出适合于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我校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持续性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成绩。其中七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把握“小组活动式”学习的分组原则,培养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八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小组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上要加强研究,如合作技巧的培养、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中小组成员的分工等;九年级以探讨初中英语阅读课、对话课、复习课、测试讲评课等不同课型中的“小组活动式”学习的模式以及其合理的评价方式为主开展实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坚持兴趣性原则。通过小组活动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听、说、写、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坚持主体性原则。小组活动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3.坚持平等、合作、互动原则。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因而,遵循师生平等、合作、互动的原则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4.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小组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策略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5.坚持综合性原则。运用“小组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听、说、写、演、唱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于2014年4月申报立项,于2015年4月结题,随即启动该项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组织了实施。

第一阶段:加强理论学习和师资培训,提高认识,确立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调查课堂教学现状,梳理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精心指导,扎实训练,积极开展课内外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

六、实验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从《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中收益匪浅,摸索到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实践英语、掌握英语。运用“小组活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1.创造“小组活动式”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组活动式”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拓展知识、掌握英语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

2.运用“小组活动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组活动式合作学习条件下,在集体荣誉感推动下,优等生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学困生也敢于主动请教,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学习热情高涨,能够进一步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所做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变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都比对照班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实验初期,学生没有合作意识,缺少合作精神,也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技能。教师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资料,明确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合作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及合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产生了既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同学的双重责任感,萌发了追求小组内“人人进步,全组成功”的学习动机。懂得了“齐心协力、合理分工、集思广益”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预习文章、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加大自己的信息量,从而更透彻、更直观地去感悟周围的生命世界,在小组交流、汇报、协作学习时,更好地展现自我,充实自我。

因此,我本人不会因为《“小组活动式”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停止不前。我深知,课题研究没有终结,研究中也还存在不足,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教研能力,加强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课题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6:56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