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

2016-05-30 18:33:27马前卒
阅读(高年级) 2016年3期
关键词:邻人韩非韩非子

马前卒

国学讲堂,再次开讲。小小书迷,快来捧场!前几期我给大家介绍了《庄子》和《惠子》中的几个小故事,这些经典都是古代大哲学家智慧的结晶,大家有没有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呢?今天,我讲一个《韩非子》中的故事,叫做“智子疑邻”。我们先来读一读原文。

品读典故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筑:修补

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指“老人”,“邻人之父”即是“邻居家的老人”

智:以……为智,“智其子”即为“认为他们家的儿子很聪明”

同学们可能对《韩非子》比较陌生,这是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哲学家韩非的著作。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极为重视实用主义和效益主义,积极倡导君主专制。韩非的法家思想为秦始皇所重视,帮助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国。

在这个故事中,富人的儿子和邻居家的老人都对富人说了同样的话,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动机不纯,有偷盗的嫌疑。韩非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个道理:交浅不可言深。

交浅不言深并不是圆滑世故的意思,而是在与人交往中对别人的尊重和对自身的合理保护。这则寓言出自《韩非子·说难》,所谓“说难”是指想要完全说服别人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立场和位置不同,彼此间的关系也迥异。站在邻居老人的立场上来看,他好心提醒邻居注意防盗当然是出于一片善意。而从富人的立场来看,邻居老人的话未免有“多管闲事”之嫌,这也反映了富人本身心胸狭窄,把别人往最坏的方向去想。这当然是不符合“人性本善”的儒家思想的,但韩非是一个十分务实的思想家,他清楚地认识到世上确实有这样的人,因身份和立场不同容易产生偏见。正是承认了这样的事实,韩非才会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告诫我们“交浅不可言深”,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无条件的信任。

当然,在这篇寓言中韩非是批评了富人的这种做法的,这与他同时否定邻居老人并不矛盾。富人心存偏见,邻居老人也同样没有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自己这番话的后果。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同学们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不能我行我素。这就是这则寓言的思想精髓所在。

猜你喜欢
邻人韩非韩非子
段落(1)
我说韩非(评论)
作品(2023年10期)2023-10-30 11:43:02
鲁人徙越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以德服人,与人为善 严讷善待邻人
滥竽充数
社会治理中的韩非思想方法论探讨
欧布利德认倒霉
快乐语文(2016年17期)2016-04-10 05:38:17
韩非子的“解老”与法治大一统
东方论坛(2015年5期)2015-12-17 09:22:52
漫画
读书(2014年10期)2015-01-13 13: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