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2016-05-30 16:26郭芬
亚太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

郭芬

摘 要:医类专业紧跟高等教育大众化热潮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学生数量不断攀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从医疗行业就业市场失衡、区域经济及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就业能力不足影响就业三个方面对医学生就业困境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困境就如何开展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医类院校就业工作。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困境;职业生涯规划

一、医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一)医疗行业就业市场失衡。一方面,当前医学毕业生数量供过于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医学生总量持续增长,增速远大于医疗行业能够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速度。而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低迷不兴的大环境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面临种种困难,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化解过剩产能影响,各大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减少,出现用工不旺,用工紧缩,医疗行业也不例外。[1]另一方面,适合医疗行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少。从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来看,医类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滞后效应,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仍然以政府主导,医类各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色彩,而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对医类各方向人才需求数量、素质要求灵活多变,但高校的教学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封闭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临床实践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总之,医类毕业生总量的不断增大,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新岗位不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以及医类院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导致就业市场遭遇“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是医疗行业就业市场失衡的主要原因。[2]

(二)区域经济及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的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医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很自然会将收入、工作和生活环境等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比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出不少,而不同省级城市之间,省级城市与区级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比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人均收入是欠发达地区的几倍之多。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也拥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前景和更为公开透明的人才竞争机制,能提供给医学生们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以及更广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空间。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才使得大量医学毕业生涌向沿海发达城市。除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外,城乡二元结构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活环境好,交通便利,生活质量高,而农村,由于发展较为缓慢,生活单调,交通不便,工资低福利待遇差等,医学生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就业。由此造成发达地区、大城市岗位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加之不少医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问津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从而导致选择性待业。

(三)就业能力不足影响医学生就业。就业能力是学生发现、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当前我国医学生因课业繁重,相对其它专业,就业能力不足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世俗功利、缺乏市场意识,就业竞争的进取心不高;在求职过程中不善于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从而影响自身特长的发挥;专业知识面狭窄,仅限于书本,与社会需求脱节,知识的广度、深度也不够;沟通能力差,不善于倾听及有效说服别人,不能很好的建立和利用人际网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规划与组织能力;自我管理及学习能力差;基本专业技能不熟练等等。而用人单位在招聘医学生时,往往最看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人格品质,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个人职业能力。而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不足,将导致求职时不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客观上都促成了待业与空岗并存的状态。

二、合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医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配备从事医疗工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持续发展。从事医疗工作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医学教育背景,且有一定的医疗工作经验,对医疗行业有着较为直观与深刻的体验和感触,较为熟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这些教师结合自身经历,不仅能够对医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还能帮助医学生制定切合专业实际、符合医疗市场社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着重在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地域城乡等社会环境对医学生的职业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分析职业价值观、职场信息,讲授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医学生摒弃不良的就业观念,帮助医学生树立为国家与社会需要服务的就业取向,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软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演说能力、自信、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吃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诚信等。[3]就业动态机制表明,具备以上素质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因此,为促进就业,在职业规划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强对医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提升医学生就业能力,应作为医类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点。

三、结束语

医学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医疗事业、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社会和谐稳定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医类院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为契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学生在毕业季能够顺利踏出职场生涯第一步。

参考文献:

[1]荆德刚.新常态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37-40.

[2]钟兴言.政府和高校责任视域下的大学生待就业成因及解决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8):17-21.

[3]高三营.浅析软能力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作用和培养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6):8-11.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