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慧
【摘要】:一定的文化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坐标中确定自身并实现其演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体文化必然也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当下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达到优秀民族传统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有机结合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性;时代性;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
(一)民族性的内涵
关于民族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从主体的角度来说,民族是介于生命个体和人类总体之间人类存在形式;现在基本沿用斯大林关于民族说法,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表现出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现代意义上,“民族”与“国家”概念是合二为一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国家性,例如中国性、美国性等。
民族性主要表现为民族个性,一方面是主体向度的民族个性,主要指民族成员群体的比较稳定的精神气质、总体特征和基本倾向。例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高效说,中国人的勤谨中庸说都是着眼于主体的精神气质和总体特征来说的。另一方面是客体角度的文化模式,民族个性与该民族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实际内容方面特殊性相关,例如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
具体的文化形式一定印刻着其所属民族和时代的特征,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的,从其诞生那一刻起,思想政治教育就深深地打上了其所属民族的文化个性的烙印,并在流传和继承中把它沉淀为一种文化传统。同时,随着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不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世界性的命运,在接触和交流中重塑其民族性的面孔。
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根本动因要到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基础中去寻找,但同时其他各种政治、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领域的因素,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主观意愿因素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过程。这些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一种合力,推助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塑造了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特色。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积累、积淀的历史。全球化背景下,科技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性的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传承中华民族特定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精神特质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用更宽广的眼界去观察世界,培养其形成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内涵,首先必须弄清“时代”“时代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含义
(一)时代性的内涵
《现代汉语大辞典》定义时代为“历史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这说明时代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社会性概念。
关于时代性的内涵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角度的认识,从文化的角度上,时代性是指一个文化在时间演进中表现出的维度转换,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可通约性的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是指马克思主义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站在当代人类实践,人类科学以及人类哲学发展的最前沿,汲取其他科学的营养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时代不同,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张耀灿认为“时代性是指素质教育总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教育,它必然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反映时代发展水平,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服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是由我国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也是革命和战争时代主题的题中之义。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压力,也带来很大挑戰,因此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随着时代特点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的特性,也就是要与时俱进。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的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坐标中确定自身并实现其演化的,因此必然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它总是特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相互制约、互相整合的结果。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具备的无法剥离的属性,两者是一元和多元,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完成的,动因来自于民族性和时代性两者地位的非均衡结构,即两者的地位不是均衡、一成不变的,而是表现为主导与非主导,支配与被被支配的关系的转换及其地位的转换,两者地位的不均衡造成的势位落差,蕴藏着一种势能,它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动因和动力。
那么在此分析一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不同文化系统各自演化的非同步性,造成了他们之间在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的时间落差,由此决定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势位差,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为“文化落差”,决定了强势文化总是向弱势文化渗透、扩散和传播,类似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某些情况下,落后民族可以通过武力征服先进民族,却无法在文化上同化对方,相反会被对方所同化。元代的蒙古族和清朝的满人“征服了中国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国文化,他们在政治上统治中国,中国在文化上统治他们”。可见,处于落后状态的文化,其时代性要求相应地处于主导地位。文化的时代性总是通过某种现实的文化形态来体现,因而先进文化的时代特征,往往伴随并渗透着民族性特征。随着强势文化不断地向外扩张和传播,原先是民族性的东西,也会逐渐变成时代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比方说,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但由于其影响深远,世界上好多国家都信、都用,日本也有孔府、孔庙,世界性的孔子学术讨论会已开过许多次。同样,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德国、西方,但它不单单是德国的、西方的,而是属于全世界的。在这千年之交,世界上好多国家的人们都把马克思评为千年伟人的第一名,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反之,此时是时代性的文化因子,随着时间流逝,在有些文化中积淀下来,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失传了,时代性则变成民族性。比方说,印第安部落的一些生活方式,你能说其他民族先前不是这样的?显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碰撞有赖于各自对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作出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调整。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体现着民族性和超民族性、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现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魏之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 石阔.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四个特征[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2007
[3] 倪娜、张澎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1
[4] 徐柏才.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再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