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相声对在场受众的关照

2016-05-30 14:17金智鹏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受众创新

金智鹏

【摘要】:作为一种主要依靠语言演绎的艺术形式,同时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相声在最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热爱。当然,当代相声重新回归观众视野并被大众所接受,其原因值得探讨,而表演理论的作为一种关注过程和表演的理论,对研究当代相声中出现的对在场观众的关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观众对相声的产生、相声的“拆洗”、“翻新”[1]和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相声;受众;创新

随着近些年相声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这门艺术。但是,相声作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受重视的,是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的。至于相声的处境为何如此,人们大都把矛头指向了传统相声段子中低俗,低级趣味的内容。认为相声中存在的这部分内容,拉低了相声的文化水平,使得它不能成为一种被社会主流价值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自然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最终难逃被主流社会抛弃的命运。而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新时期小剧场相声的成功却对这一论断提出了挑战。郭德刚所提倡的传统相声正是充满了江湖气,充满了中下层阶级所熟悉的所谓的“俗”,也因此,郭德纲的相声甚至一度被主流媒体封杀,但他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在前人对他的语言、营销方式、社会大背景等一系列被认为是促使当代相声成功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注意到,当代小剧场相声对在场观众的关照,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相声的“垫话”和创作过程中相声受众的“拟在场”

相声的内容大都反应了市民,特别是底层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行为、制度等)。由于相声是直接面对大众的艺术,因此,从创作开始,相声创作者在写段子的时候便将观众的反应考虑进去。就仿佛有一席观众正在台下,他们要根据自己对观众的了解,判断观众在听到新段子后的反应。这种情况,笔者暂且称之为相声创作过程中的受众“拟在场”。

细心比较今天的剧场相声和过去传统相声的区别不难发现,在传统相声中占的篇幅很小的“垫话”[2]环节在如今担任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有些相声中,“垫话”所占的篇幅比“正活”[3]还要长。而“垫话”较之于有相对固定文本与套路的“正活”而言,显得更加的灵活。没有固定流传的文本或者条条框框加以限定,相声创作者依据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的加上一场相声的“垫话”,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没人管你说什么,怎么说。甚至同一个“活”,同一个人说,在不同的场合,开头的“垫话”就完全不同。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当今越来越重视与观众交流的相声演员开始在“垫话”环节上下功夫,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活跃场上的气氛。北京剧场相声团体德云社和第二班,在“正活”前总会有一段非传统的“垫话”。在北京相声第二班2011年4月9日由王自健和张伯鑫和说的相声《歪唱太平歌词》中,原本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的相声,“垫话”环节就占到了56分钟左右。在“垫话”中,作为“逗哏”[4]的相声演员王自健由南海问题一直聊到中国式的教育问题,将中国社会中存在并且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列举,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回应,掌声不断。正是相声演员在舞台上与观众充分的互动,才使得台下观众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甚至不知不觉参与到相声的演出当中,从而使得当晚的相声演出获得成功。我们仔细观察这段“垫话”内容不难发现,这段长的离谱的“垫话”同样是台下精心创作的产物。这段“垫话”中的每一个话题、包袱以及话题之间的过度与衔接,都是相声创作者精心选取并设计的。很多时候,相声表演者也同样是相声的创作者,二者的这种统一是对相声发展十分有利的,因为演员是直接与观众互动的,最了解观众,同时对自己的作品最有体会的。他们知道观众喜欢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作品观众才会乐,会接受,会有掌声和共鸣。所以,在创作新的相声作品时,相声的作者便将观众考虑进去了,不但考虑进去,而且被郭德纲称为半个“心理学家”的相声表演者,更通过自己对观众的了解,去揣度观众的心理,安排情节和桥段。因此,作为相声受众的观众们,早在相声产生之时便已经参与到相声中来了。

第二章、相声表演中的“现挂”[5]和与观众的互动

今天的小剧场相声和之前的传统相声以及电视相声、广播相声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频繁的观演互动。如今小剧场相声中出现了不那么注重文本,而是更加注重在场上与观众的交流,根据现场情况临时发挥,表现为在电视相声中销声匿迹的“现挂”、“砸挂”[6]以及“抓哏”[7]等方式的再现。北京德云社二队的主力相声演员岳云鹏孙越两个人的作品中便可看出。在岳云鹏孙越两个人的相声中,最常见的便是作为逗哏的岳云鹏拿中场临时离场观众开玩笑的桥段,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场场都会有类似情况,现场收到的效果确是非常之好。通过对现场观众的调侃,将观众带进相声表演中来,拉近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又得到了观众的起哄叫好声,使得现场气氛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种比较有特色的观演互动同样出自岳云鹏孙越两个人的手中,那就是类似演唱会形式的全场大合唱,基本上听过岳云鹏孙越两个人相声的人都知道岳云鹏的“成名曲”—《五环之歌》,他将原本家喻户晓的歌曲经过改编唱出来,表达对北京交通的不满,诙谐幽默,每次唱起,都会引得台下观众齐声合唱,形成了向上剧场中独一无二的一道风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就曾提出过,相声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既不是仆人与主子,也不是老师与学生,而是应当与观众做朋友,平等地交流,[8]他的这一观点对观众与演员的关系做出了很好的論述。

第三章、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小剧场相声与之前的电视相声相比的确有了明显创新。这种创新表现为相声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对观众的关照,不论是相声传统的回归也好,是相声从业者的包装营销手段也罢,其结果是加入了更多被大众所熟知元素的相声,更加的贴近大众生活,更接地气,这也使得今天的相声更容易被观众们理解和接受。有了坚实观众基础的相声,的确有蓬勃发展的理由和力量,可以预见,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新相声,还会保持着良好发展的势头。

注释:

[1]这里引用相声行业中俗语“一遍拆洗一遍新”,指相声演员讲老的相声段子重新加工后搬上舞台。

[2]“垫话”即相声的开头部分,起到拢音与引出下文的作用。

[3]“正活”指相声表演的主体部分。

[4]“逗哏”即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5]“现挂”是相声业内用语,指演员根据现场情况临时发挥所产生的笑料。

[6]“砸挂”是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在道德与情感的尺度上往往打伦理的擦边球。

[7]“抓哏”指相声等曲艺演出时,演员在节目中穿插可笑的内容,用以引起观众发笑的现象。演员往往现场抓取插话题材,并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效果。

[8]参见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2001年11月。

参考文献:

[1]薛宝琨,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J],博览群书,2008(2)

[4]陈连生,试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相声和对相声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希望[J],曲艺,2009(4)

[5]田莉,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其文化史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03(2)

[6]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D],2001

[7]祝鹏程,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J],民俗研究,2011(11)

[8]高玉琮,传统相声的回归与相声艺术发展[J],文艺研究,2003(2)

[9]施爱东,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J],清华大学学报,2007(3)

[10]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受众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