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玲燕
【摘 要】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已有的理念成为实践。在重新梳理了集体教学中幼儿的“自主阅读”的概念后,如何寻找这个“适宜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幼儿“自主阅读”最大化的的关键,以我为组长的“彩虹桥”绘本个性化小组的一系列教研活动由此展开。
【关键词】西游记 自然阅读 兴趣 习惯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90
自主阅读就是自然阅读,即儿童凭兴趣而主动、独立的阅读行为,自主阅读的核心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二是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三是成为流畅阅读者的预备能力。
我们根据《指南》中集体教学的特质以及幼儿的已有经验特征(包括不认识字或认识少量的字、已有生活经验较缺乏,理解能力较低等),所创导的绘本集体教学中幼儿的“自主阅读”指的是:提供适宜的集体教学策略,充分地让幼儿看——幼儿讲——幼儿听,激发孩子的兴趣,产生主动、独立的阅读行为,让孩子在快乐、自主中阅读。在增强幼儿自主阅读核心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目标。
下面是一个教研活动后的心得体会。
一、从“孙悟空和如来佛”到“孙悟空和太上老君”
从研究《西游记》的专著中我看到过两种猜测,其一认为是如来本人,理由是悟空怕如来,如来佛祖有能力有胆识降服他,纵使悟空有百般武艺,也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悟空对如来是俯身听命,唯如来“马首是瞻”。其二认为是太上老君。理由是悟空的金箍棒就是老君的定海神针;悟空偷吃的五葫芦金丹是老君炼的,悟空的金子心肝,银子肺腑,铜头铁背,火眼金睛都是老君的炼丹炉中锻烧成的。在《西游记》的原著中都能看出,定海神针在悟空来到时开始异变,好像与悟空有缘,可见是神针的主人老君在幕后操纵,暗赠于他;老君把兜率宫的人全部带走,安排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使悟空轻松“偷吃”到五葫芦金丹,修为大大提高;老君锻烧悟空时,放了穿琵琶骨之器,炼成个金子心肝,银子肺腑,铜头铁背,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可谓现代之教育家,在授予徒弟绝技时总是那么不留痕迹、煞费苦心,因此我更認可师傅是太上老君。如来作为师父,其本意不差,目的是为了让悟空在有规矩的情况下,成“方圆”,但不知约束、规矩太多,悟空怎么会有七十二变化,自有招数神奇?我忽然悟到:我们老师现在正不是“如来”吗?因为自己认为对绘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设计出许多招数,虽然一再地鼓励孩子像孙悟空一样使出百般武艺,尽情地说,但始终不会逃出如来的掌控。而太上老君的“不留痕迹”不正和我主张的“自主阅读”“同途殊归”吗?
二、得道成仙——教师解读绘本
(一)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解读绘本的重要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所以教师必须在活动前,一定要让自己先与绘本对话,深入解读绘本。只有教师更全面、多角度、深层次地把握绘本的主旨、立意,对作品内涵有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后,获得对活动价值比较清晰的思路,才有可能对活动过程有比较合理的构想,才能在与孩子的对话中游刃有余,有效回应,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予轻轻一拉,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二)内容、美术、结构、文本——解读绘本的方向
一本绘本有4个特质:内容、美术、结构、文本,我们教师拿到一本绘本,就要从这4个特质中去解读,再根据这4个特质寻找出教学活动中的切入口,做到既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又使绘本的文学性得到最大化,从而引导幼儿向故事中承载的积极向上的、有阳光的人物个性学习,人文经验学习。
(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赋予解读更丰富的内容
我们常说:好的绘本看一百遍也不嫌少,每一次看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同样道理,同一个绘本,让不同的人来读,也会有不同的味道。而这一过程,如果能与他人一起分享(如我们活动中的教师集体解读)将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大家分享各自不同的理解版本,分享他人的奇思妙想,独特的理解角度和深浅不一的感受力,在整合大家意见后,让活动更全面、精致。在本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以年段为单位,每个绘本在教学之前,必须进行集体解读。
(四)站在孩子的角度解读绘本——绘本教学的主体意识
幼儿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经验提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绘本解读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充分预设,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幼儿对绘本的多元解读。在解读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经验原则,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会站在幼儿的角度选择、解读、处理作品。
三、“偷”取金丹——绘本内容的删减
幼儿不是成人,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如果教师盲目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设计教学内容,幼儿未必都能积极地投入学习,有时甚至情绪低落,其主要原因就是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他们不感兴趣。正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对孩子要“视其所爱,观其所好,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观察了解孩子的需要,必须观察在前。对教师来说,必须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要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删减,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孩子现有的水平为基础,让他们较轻松地进行自主阅读。
四、白龙马 蹄朝西——活动目标的定位
朱绍禹先生指出:“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幼儿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重视生成目标,留较大的空间给孩子,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
绘本《狐狸和鸡》的目标分析。
第一次①仔细观察故事情节,在猜猜、讲讲、演演中理解故事,体会故事寓意。②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受化敌为友的快乐,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并以矛盾主体出现——抢鸡;矛盾的转化——追鸡;结果——化敌为友为活动思路。第二次调整为①喜爱阅读《小鸡和狐狸》这本书,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②了解口语与画面结构、内容的关系,学习编讲故事。③对狐狸和母鸡的关系有好奇心,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温暖,体验角色的情绪与情感。
第一个目标明显地表示了老师对绘本的理解,虽然也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提出,但孩子还是被动的。第二个目标最明显的就是。本次活动中,老师充分感受到了“白龙马 蹄朝西”,西天取经方向的明确性。
“阅读即生活、阅读即游戏、阅读即学习”。我想阅读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小朋友心田里撒下一颗种子,引导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并从中学到与大家讨论的方法。这些成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有的孩子开窍得慢,说不定要等几年后才能“顿悟”。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让孩子愉快地享受自主阅读才是最大的幸福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