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楞 陈鲁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所感染的常见呼吸道病毒与性别、年龄、季节等的相关性,为其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0例确诊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拭子样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病毒总阳性率为41.3%,感染人群主要为学龄前期儿童,且配方奶粉喂养患儿易感,与体重、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从季节而言,RSv、FLuA、FLuB、PIvⅢ以春季多见,PIvⅠ、PIvⅡ以夏季多见,ADv以冬季多见。结论:济南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存在一些流行特点,可为今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病毒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89-02
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报道美国1998年因此病就诊人数高达250万[1]。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感染所致,其中病毒感染是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新型呼吸道病毒逐渐被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谱正在扩大[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及门诊符合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3] 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300例,其中男性患儿共164人,女性患儿共136人;年龄1~14岁。本次调查主要针对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Ⅰ(PIvⅠ)、副流感病毒Ⅱ(PIvⅡ)、副流感病毒Ⅲ(PIvⅢ)、腺病毒(Adv)。
1.2 方法
1.2.1 搜集资料 使用调查表,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填写调查表,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出生方式、喂养方式、病程等),取患儿鼻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
1.3 病原学检测 采用直接荧光检测法测定患儿鼻拭子中的病原体,试剂盒由美国 Diagnostic Hybrids , Inc提供(产品标准编号:YZB/USA 0989-2010),显微镜采用Leica-DM500型显微镜,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阶段与急性支气管炎发病率 幼儿期患儿116人(38.7%),学龄前期患儿162人(54.0%),学龄期患儿22人(7.3%),可见,患儿以学龄前期儿童居多(P<0.05),提示急性支气管炎发病与年龄有关。具体见表1。
2.2 病毒感染检出情况 300例患儿中病毒检出人数为124例,其中RSv感染44例(35.4%),其次为FLuB感染31例(25.0%),FLuA感染26例(20.9%),PIvⅠ感染19例(15.3%),ADv感染17例(13.7%),PIvⅢ感染14例(11.3%),PIvⅡ感染例数最少仅10例(8.1%),部分患儿为多种病毒混合感染。提示病毒感染患儿病原学以RSv为主要感染源,其次为FLu,再次为PIv。具体见表2。
2.3 性别与病毒感染相关性 男性患儿感染病毒为68例(41.4%),女性患儿感染病毒56例(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性别与病毒感染无相关性。具体见表3。
2.4 婴儿期喂养方式与病毒感染相关性 婴儿期以奶粉喂养患儿病毒检出率最高53.6%,其次为母乳喂养患儿46.25%,次之为混合喂养患儿31.25%,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提示奶粉喂養的小儿更易受病毒侵袭。具体见表4。
2.5 体重与病毒感染相关性 <标准体重患儿感染21例(45.6%),标准体重患儿感染46例(41.8%),>标准体重患儿感染57例(39.6%)。P>0.05,差异不明显,提示病毒感染与体重无关。具体见表5。
2.6 年龄阶段与病毒感染相关性 幼儿期儿童感染43例(37.1%),学龄前期儿童感染76例(46.9%),学龄期儿童感染5例(23.0%),P<0.05,提示病毒感染与年龄有关,主要见于学龄前期儿童,具体见表6。7种病毒感染均以学龄前期儿童中频数高,其中RSv、FLuA、FLuB三种病毒,差异明显(P<0.05),提示这三种病毒感染与年龄有关;PIvⅠ、PIvⅡ、PIvⅢ及ADv四种病毒,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这四种病毒与年龄相关性不大,具体见表7。
2.7 季节与病毒感染相关性 7种呼吸道病毒中,除PIvⅡ外其余病毒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单一病毒感染与季节有关,其中RSv、FLuA、FLuB、PIvⅢ以春季多见,PIvⅠ、PIvⅡ以夏季多见,ADv以冬季多见。具体见表8。
3 讨论
本次研究证实,病毒感染(41.3%)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RSv(35.4%)为主要感染病原,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FLuA 26例(20.9%)、FLuB 31例(25%)位居其后,且这三种病毒的感染人数占病毒感染人数的80%以上,提示这三种病毒为导致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这与其他地区相关报道有区别,一则考虑地域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性引起的不同病毒的流行,二则考虑医疗条件的改善针对某些高流行性的病毒有所成效,而原有不流行的病毒感染率则有所上升。
从季节来看,RSv、FLuA春、夏季感染率较高,FLuB以冬春季多见,PIvⅠ、PIvⅡ以夏季多见,PIvⅢ以春季多见,ADv以冬季多见。反映出各病毒有各自的流行环境,如RSv、FLuA多适宜高温、湿热环境而Adv多适宜低温环境等,后续实验可将病例观察具体到月份,以为气候突变可能带来的病毒流行提供参考。
从患者来看,病毒感染与性别及体重无明显相关性。从年龄来看,学龄前期儿童患病率及病毒感染率均最高,其中亦RSv、FLuA、FLuB感染率最高,幼儿期儿童次之,学龄期儿童最低。考虑学龄前期儿童虽然在免疫力较幼儿期已有较大提升,但此期患儿长时间的暴露在幼儿园、公园等公共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幼儿期儿童虽免疫力低下,但多处在家长的周密看护下,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邪的侵害。从喂养方式来看,奶粉喂养的儿童更易受到病毒侵袭。奶粉缺少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物质且消化吸收方式也不同,人工喂养的儿童较其他喂养方式的儿童更易患病并不意外,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反映出在济南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流行特点,为今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邓博雅 ,Doug Knutson,M.D.,Chad Braun,M.D.. 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J].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6):35-36.
[2]郭磊,丁效国,杨丽. 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征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07-1009.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71-1172.
(收稿日期: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