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基层工作导向强化基层干部素质

2016-05-30 03:51李庆刚
求知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工干部总书记群众

李庆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指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前行、提高本领。”而中央出台的《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谓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重基层重实践思路的一个生动的注解。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广大政工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政工干部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处在基层一线的政工干部,其素质能力如何,决定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干部的论述,最重要的是要领会总书记的基层干部思想,努力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素质。

一、要会“学”

古人说“学无止境”。一些基层的政工干部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三不”问题:一是不愿学,认为学习“无用”,自学变成不学,书本不少,但常年锁在柜子里;二是不真学,即使学习,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系统、不深入;三是不会学,有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生搬硬套,有的片面强调客观条件,不吸收、不借鉴先进经验。基层政工干部作为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保持学习的劲头不放松。在内容上,一方面是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要及时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学习和掌握中央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另一方面是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对行业政策法规、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对基层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回答和解释。在方式上,一方面是要向书本学,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通过读书看报等方式,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是要向实践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农村、军队、地方和中央多个层级工作过,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基层工作经历,他的干部观也发端于基层。从刚到黄土地时的迷茫、彷徨,到离开黄土地时已经具有的坚定的人生目标,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让习总书记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成长。所以,习总书记以自己走过的路为经验,得出了“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体会,这也为广大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为,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身处基层的优势,主动深入群众当中、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要会“听”

在具体工作中,有的基层政工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对基层群众的呼声、诉求不清楚、不了解,与群众形成了“油和水”的关系。笔者认为,基层政工干部身处一线,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又有着一名普通群众的身份,这种“双重身份”是我们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主动融入群众,学会倾听。一是要端正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做到真心实意去倾听,而不是应付了事,要坚决克服“为了听而听”的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摒弃认为自己是“父母官”的思想,坚定“公仆”理念,我们只有表现出洗耳恭听的姿态,群众才敢开诚布公。二是要丰富听的内容。我们说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这里的意见建议,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真实的意见建议,更应该包括群众说的一些牢骚话、脾气话。要用心领会群众说这些话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未雨绸缪,及时制定措施加以解决。三是要灵活听的方式。以往单纯地找几个村民或村干部,在村委会开个小座谈会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基层思想工作的需要。必须要结合群众的作息时间主动找机会去听。如:夏收期间,可到田间地头,冬闲期间,可到群众家中。只有真正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接地气”“唠家常”,才能真正地听到群众的心声。

三、要会“说”

如果说政治理论坚定、业务知识娴熟是基层政工干部的“内功”,那么“能说会道”就是基层政工干部的“外功”。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是人与人在打交道。基层条件差,工作艰苦,只有经过基层的锤炼,干部才能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才能真正明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道理,才能明白群众的所思所想,与群众交流才能有底气不畏难。

积极有效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工作技巧是政工干部必需的一项必备技能,简而言之就是要能说、会说。首先是“能说”。政工干部要做到能说,不仅要求在工作中要刻苦学习动脑筋,而且要求深入调查多实践、多总结,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具备“能说”的能力。其次是“会说”。基层政工干部会说,笔者认为要区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向上级或领导汇报工作时,思维要清晰敏捷,语言要简练干脆,口头表达要入情入理,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上级或领导了解过程,知晓结果;另一个是在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接地气,讲大白话、大实话,要善于把政策性、专业性的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群众一听就明白的话,例如: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时,我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在给社区农民宣传种植政策时,作出细致解释:公司就是林海示范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我们先示范引领种植,积极为社区农民聘请药材种植技术员;合作社(农户)就是指种植中药材的农民;市场就是指我们对接中药材销售市场,解决农民的销售顾虑。

四、要会“写”

文字工作是政工干部的基本功。作为一名基层政工干部,多年来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了总结、报告、新闻稿件、通知、领导讲话等各种文字材料不下120万字,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逐渐成长为一个写材料的“老手”。总结多年来的“爬格子”经历发现,要坚持“三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是多看。多年来,广大基层政工干部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很好、适应基层特点的材料文章,因此,要写好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材料,就必须要多看这些文章,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材料也是如此,看得多了,自有领会,写作能力自会提高。二是多思。这是个用脑的过程,看过了以前的材料,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写,该怎样写等问题,用脑的过程其实就是量变逐步向质变的过程。要多思考基层的干部群众最容易接受什么、最想什么,材料该从哪个角度出发才能凸显基层的特点。这个过程相当“苦”,但是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三是多写。看过了,想过了,最后就要下笔写。笔者认为,多写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单纯地写”,即,多动笔摘抄一些“常用词、常用句”和符合基层特点的“大白话、大实话”;另一个是“探索地写”,即,在对各种材料熟悉后,多思考地写,重点是按照体裁“搭框架”,结合实际“填内容”,综合考虑“顺文章”。

总之,加强基层政工干部素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基层多元、多样化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态,基层政工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克明

猜你喜欢
政工干部总书记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