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安生
摘 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对地下管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文章探讨了地下管线探测项目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提出了Access数据库在检测精度统计中的应用,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测;质量检验;数据库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地下管线作为各种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通载体,发挥着城市脉络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城市投入大量经费和资源,对现有的地下管线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
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隐蔽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做好管线探测项目十分不容易。因此,在地下管线探测项目结束后进行质量检验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小县城的地下管线总长在几千公里,大城市会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公里,管线总点数在十几万到上百万,后期的质量检验工作更是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案,快速准确的作出质量评价是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检验内容
根据相关规范以及众多项目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应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验:(1)图根控制精度;(2)管线探查精度;(3)管线测量精度;(4)综合管线图地理精度;(5)数据及附件质量。
二、地下管线探测项目检验方法
(一)图根控制精度。对图根控制的点位精度精度进行检查,同时利用全站仪检测相邻图根点之间的边长及夹角,评定图根控制点的相对精度。
(二)管线探查精度。(1)明显管线点探查精度。对样本图幅内的明显管线点开盖检查,使用L管和钢卷尺量取明显管线点的埋深,同时记录该点的点号、类别、埋深、规格、材质等属性;内业从数据库中调出该点的相应属性并与检查数据进行比对,核查管线点属性,计算明显管线点的埋深中误差。(2)隐蔽管线点探测精度。使用管线探测仪,获取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埋深数据,平面位置较差现场使用钢卷尺量取,埋深采用70%法、直读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探测。记录该点的点号、平面位置较差、埋深等,内业从数据库调出该点的相应属性与检查数据进行比对,核查管线点属性,计算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埋深中误差。(3)隐蔽管线点的开挖检查。隐蔽管线点的开挖检查能直截反映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和调查质量,对不同埋深、不同类型、不同探测条件等具有代表性的管线点进行开挖验证。使用钢卷尺量取开挖点的平面位置偏距和埋深,并记录管线的材质、规格等,计算所开挖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埋深中误差。
(三)管线测量精度。(1)平面测量精度。使用全站仪利用测区内的图根控制成果,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对抽样区内管线点的地面标志和管线相关附属物进行同精度检测,并与成果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其平面坐标中误差。(2)高程测量精度。使用全站仪利用测区内图根控制网,以三角高程法对抽样区内各类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的地面标志进行套点检测,并与成果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其高程中误差。
(四)综合管线图地理精度。内业对综合地下管线图进行图面审核,检查图上各类点线注记、扯旗说明、管线之间相互关系及与地物之间关系;外业检查图幅内专业管线检修井有无遗漏、性质注记有无错误,管线附属构筑物是否丢漏。
(五)数据及附件质量。(1)数据检查。使用检查软件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检查,检查数据库与外业原始记录的一致性,管线点连接关系的正确性,測区内外业记录点线的唯一性,管点和管线空间属性与外业实地探查情况一致性,检查数据库内容是否完整。(2)附件质量。审核检查本项目的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和成果资料等各类上交资料的完整性和装帧的规整性。
三、Access数据库在精度统计中的作用
在常规的地形图产品检验中,检测的平面和高程数据通常将检测坐标展绘到电子图中,用人工比对的方法进行精度统计,这种方法准确可靠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单位也编制程序辅助人工采点提高效率。
在地下管线探测项目中,由于管线点数量的庞大,检测的样本量也大大的增加,一个城市的地下管线探测项目可能达到几千甚至几万个平面及高程检测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沿用常规的精度比对方法,无疑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为此,笔者总结出一套利用管线数据库进行样本比对及精度统计的方法。以MBD数据库为例,我们可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将检测坐标以点号、X坐标、Y坐标、高程的形式制成电子表格导入到数据库中,在检测点库中增加一个检测标识字段,将检测坐标xxx.xx,yyy.yy分别取整后合并为xxxyyy填入检测标识字段。同样的,在地下管线成果数据库中增加一个成果标识字段,将成果坐标XXX.XX,YYY.YY分别取整后合并为XXXYYY填入成果标识字段。在Access软件中利用查询功能,将检测字段和成果字段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输出为检测标识、检测点号、检测X坐标、检测Y坐标、检测高程、成果标识、成果点号、成果X坐标、成果Y坐标、成果高程、所在图幅等的检测精度统计表格。可方便的进行平面和高程的精度统计,也可以根据所在图幅字段进行检测数据的分幅统计。用这种方法,可将原本几周的工作量压缩到半天至一天,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我们已经在苏州高新区、无锡、常州、南京等地下管线探测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也可供质检同行们在以后的地下管线探测项目质检中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骆光飞.地下管线探测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J].工程勘察,2007(01):68-71.
[2] 解智强.地下管线探测成果的质量检验方法[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129-132.
[3] 王有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探测的质量检验分析[J].测绘通报,2010(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