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以预防为主的国家防御体系有两大部分:预防保健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和预防保健宣传体系。预防保健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主要以政府行政体系和其所管属的医疗机构为主,其中的公共卫生三级防疫网自2003年后已大大增强,承担了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妇儿健康保健、社区精神健康等工作,特别在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健康教育宣传和慢性病防治工作缺失,造成了慢性病患病人数爆炸性增长,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费用都难以应对的严重局面。
毫无疑问,强力推进慢性病预防已是当下建设健康中国的首要命题。
慢性病预防是项复杂的综合治理问题,关系到社会、环境、教育等方方面面:需要健康促进机构、医疗防疫机构、宣传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需要生命科技成果的支撑。但目前主要致力于预防工作的健康管理机构,也只有8000余家,通过健康体检接受健康管理的人群不足一亿人;且健康管理的理论、技术、路径都还有待于创新。依靠现有的防御机构应对庞大的慢病洪流只能是杯水车薪。预防慢病,主要还得靠广大国民自身主动的健康维护。
主动维护健康,来源于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是最重要的促进途径。只有大多数国民懂得了健康知识,寄望于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时,预防为主才会真正植根于广大国民之中,成为大健康体系的中流砥柱。
所以说预防保健宣传体系的建设才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需求和医改的重头戏。
预防保健宣传体系的构建有待于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层设计。但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互联网、移动终端、大数椐、健康网站和医疗APP、各类健康科普媒体,正在最广泛地把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如此海量的、随手可得的健康信息无时不陪伴在人们身边,只要有网络,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健康培训和资料都可方便获得。国民生活在这样的网络环境里,医学的大众化教育有望得到普及,信息不对称的专业门槛有望降低。随着科技进步,可穿戴设备还将监控我们的生命活动,高科技芯片会使亚健康和慢病的早期筛查变得更容易,部分健康服务将可以在家、在社区、在手机上轻松获得。网络和信息正帮助人们不断地提升健康素养,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但是,如何汇集引领这股巨大的宣传力量,如何保证其传播的健康信息的科学性,是需要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的最重要举措。不久前的国务会议在关于2016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中提出: 要统筹推进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互联互通。这就是说要规范地建立中国人口健康信息化框架,其中包括了全国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体系,健康信息资源的统一融合,健康信息消费政策的制定,实现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我们期盼这将成为推进各类媒体健康宣传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国家级大动作。
我们生活在信息革命的大时代,引领社会进步的网络技术,必然也是实现预防为主、建设健康中国最重要的推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