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也要分类管理

2016-05-30 10:48:04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41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高校教师意见

赵婀娜在2016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日前出台,其中传递的弱化量化指标,不以数字论英雄、丰富考核手段、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将发展性评价与奖励性评价相结合等评价理念,令人眼前一亮。

教師评价说来重要,践行不易。这些现象我们都不陌生:有的教师虽教学不错,但因论文数量少而不得不离开高校;不少教师尤其是“青椒”们,被沉重的科研压力和密集的考核频率压得喘不过气;还有不少教师迫于考核周期的压力,无奈放弃需要长期深耕的选题,选择“短平快”。更重要的是,教师考核评价工作长期存在着缺乏整体设计,手段较为单一,标准体系不完善,与绩效、利益挂钩过于紧密等问题。

而这些,都折射出以往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够科学和完善,也使得《意见》的出台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令人欣喜的是,《意见》强调了以师德为先、坚持对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多方位评价,改变了以往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的问题。同时,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与目前很多高校试点推进的高校人事制度“分类管理”的方向相吻合。更可贵的是,坚持用发展的理念,强化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避免了以往“一锤子买卖式评价”的弊端。当教师们不去争当论文“水牛”、擅长讲课的教师不会“低人一等”、更多教师遵照内心兴趣潜心于“冷门”课题……可以想见,在这样一根新“指挥棒”指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更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高校教师意见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0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