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中的絜矩之道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从与他人痛痒相关的仁爱出发,正人先正己的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方式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平等思想,对每个社会个体自觉践行道德有积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絜矩之道;仁;道德平等
讲絜矩之道的当代价值,是要吸收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抛除其“过时”的部分。冯友兰先生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中谈到:“中国的人生观也许错了,但是中国的经验不会是一种失败”。所以,絜矩之道所蕴含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一、道德平等和德性的自觉
首先,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讲人人可成尧舜,从站在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讲,这是很有意义的。《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讲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都要追求仁义礼智,明确说明统治者与百姓都需要追求德性,这是因为人性相同。儒家追求天人合一,是认为人天生被赋予了天理,天人合一,自然不能只就统治者讲。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大学》一书却主要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谈修身,如在释齐家、治国的时候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和“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在当时,百姓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如此的号召力。儒家的修身思想是以人人可成圣人为起点的,具有强烈的道德平等思想,但这种平等思想最多的是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现实中只能在对统治者进行道德上约束的“不平等”,树立君子的道德权威与模范作用,同时加大其道德责任,试图调和百姓在社会生活上的“不平等”,体现了儒家的保民思想。如今不止是在位的“君子”需要修己治人,做道德上的楷模,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百姓同样需要修己治人,这种治人也只能是道德上的推己及人。
其次,《大学》认为,人对道德的觉悟程度有层次之分,这也决定着人在社会中地位的高低。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道德上的先进要教导后进,后进要学习先进。虽然儒家认为每个人天生便具有仁义理智,依然改变不了百姓在行道德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引导、被教化的事实。按照儒家的逻辑,先有明德,然后才能成就尧舜这样的圣人。但是百姓在行道德的时候往往学习的只是道德模范,却忽视道德本身。如此,百姓与其说是践行社会道德,不如说是学习某人的道德,或者说是某个道德模范的道德,这样不免舍本逐末。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不能做到四海之内“无一物不得其所”。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他们都要以社会道德为准则,而不是以某个道德模范的道德为准则,学习道德模范,只是因為他的某些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所以这里所讲的道德平等,就是在此种意义上来说的。一切社会规范需要社会中每个人都积极地去维护,过分强调道德模范的作用,不免使百姓产生消极态度,让其道德实践偏于一隅,按照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来划分,这种人是处在最低层次的觉解,顺习而为地活着。
二、对他人痛痒相关的推己及人
首先,儒家道德上的推己及人,产生于对他人的一种痛痒相关的感受。儒家强调个体的价值,但是认为个体的价值,只有在融入社会整体时才能得以实现,儒家常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个体在践行社会道德的时候,是可以抛弃自己的生命。首先,儒家讲“天人合一”,合一是从道德层面来说的。这里所讲的天,是人类社会道德的最终根据,也是绝对意义上的最高本体。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和道德行为主体的人,天生就应该践行社会道德,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其次,儒家认为,天地之间宇宙最根本的性质就是生生不息,所谓“生生之谓易”。因为要保持生命的延续,作为社会整体的每个人人,就需用上天所生的仁,来保护生命的生长,来保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冯友兰先生认为,仁,是对别人痛痒相关的一种感受。絜矩之道这样的道德上推己及人思想,也是发端于一种对别人痛痒相关的感受,这种思想是在群体优先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形成的,也是仁的表现。
其次,个体的修身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大学》里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是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讲仁、敬、孝、慈、信等社会道德规范,抛开具体的社会关系,空谈修身不符合儒家的思想,因而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方式,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才有意义。在具体实行推己及人思想的时候,强调的是先正己而后正人,要求别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要做到。这种推己及人,只有内修达成以后,在谈论外治的时候才能讲。这种推己及人也只能从道德的层面,依据道德的根本原则,对同一社会内的人进行。因为人性相同、人最基本的欲望也是一样的,因而在实行的过程中,要以对他人痛痒相关的仁为根本原则,抛开仁谈论儒家的絜矩之道,不是这里所谈论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陈来编.冯友兰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21.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5,6, 10,149,150.
[3] 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4,149.
[4]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48.
[5] 陈来.儒学与当代社会[J].观察与思考,2012(03):73-74.
作者简介:秦帅权(1988- ),男,河南平顶山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