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视角下婺剧传承模式的建构お

2016-05-30 10:48:04谢华丽�オオ�
当代音乐(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婺剧新媒介新模式

谢华丽�オオ�

[摘要]婺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婺剧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笔者通过对婺剧目前存在的困难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婺剧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从政府扶持、高校介入、民众自发等三个方面出发为婺剧的发展献计谋策。

[关键词]婺剧;新媒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43-0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络普及率的日益提高,信息的传播形式已经不仅限于传统媒介(电视、广播、报纸、通信),变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就是新媒介。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数字化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强。作为与京剧、昆曲、秦腔等一起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婺剧,流行于以金华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因金华古称婺州而得名。缙云原属于金华地区,历来是“百乐戏为首”的戏曲繁盛之地。在戏曲界有一种说法,中国戏剧的一半在浙江,浙江戏剧的一半在婺剧,婺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而缙云婺剧与金华同宗共祖,发端于徽戏,以其基本保留安徽徽戏、处州乱弹两腔原味而受关注,这两种古老唱腔在原地都已失传。

一、婺剧发展的现状

缙云婺剧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的代表。但随着社会发展,缙云婺剧的生存状态值得全民关注,目前生存环境还是令人堪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当地民众对婺剧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外来文化的疯狂进入,让民众无所适从,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再有往昔的热情,一味崇拜西方文化,导致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出现了下降。作为传统文化的婺剧也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观众的目光都盯上了快餐文化,即时消费,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品味传统文化的内蕴。年轻人更是不了解婺剧,更谈不上热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缺少对婺剧的认同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观众危机

婺剧的观众主要在农村,老年人居多,且后备人才缺失。光靠艺人表演、剧团下乡演出已无法满足这个快餐时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且受众面狭窄。年轻一代受到外来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严重影响,已鲜有人对婺剧充满热情,认为婺剧是土的,不洋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市去工作,不愿留在农村,所以对婺剧的了解少之甚少,更别谈兴趣与热情了。婺剧申遗的成功,为它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缙云县婺剧促进会、东渡镇长坑小学分批被列为缙云婺剧传承基地。该基地是全省首个签约,并且是丽水市唯一一个“文化良种”培育基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婺剧争取了一定的观众。为婺剧根植于观众的心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剧种与剧种之间的趋同性存在着很大的趋势,如何保护婺剧的特性成为盲区

社会在发展,文化在融合,势必出现剧种之间的趋同性,缺乏各自专属的特性。保护婺剧更重要的是保护它的特点、保护它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这也成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大难题。

基于这样的存在现状,及时抢救缙云婺剧使之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变得极为迫切。申遗的成功促使政策更多的导向,民众热切的关注,为婺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LM]

二、创新保护传承的方法

(一)政府扶持

1 政府推动民间力量加入到复兴婺剧的阵营中,为婺剧的传播提供经济支持,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保证经费补给。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推动各地民营婺剧团的转型升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 针对文化优越感丧失的现状,提升浙西南地区人民对本地区婺剧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让婺剧以活态的形式永久存在。全面提升浙西南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谱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导向性的政策,坚持不懈,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慢慢凸显成效。

3通过对婺剧传播的研究,利用品牌效应,将婺剧打造成浙西南地区的艺术精品,并投放到旅游市场,推广它的传播范围。再加大政府帮扶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采取人才认证、职称评定的方法激励、培养婺剧接班人。

(二)高校介入

1婺剧根植于高校沃土的可行性探索——在地方高校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开设音乐学专业婺剧班,系统地教授学生婺剧历史、理论知识,以及唱、念、做、打等技巧。为缙云婺剧舞台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也让浙西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成为婺剧专家,为缙云婺剧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使“婺剧从娃娃抓起”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2通过把婺剧引进大学课堂,利用地方大学的师资资源、智力资源、技术资源,缓解婺剧后备人才缺失等问题。利用高校的资源对婺剧传播进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针对“小戏是否要大做”、“语言该不该保持地方性”以及“如何体现婺剧个性化的文化亮点”等焦点问题提出参考性的意见,为婺剧文化推广形成一定的学术氛围,延展它的深度和广度,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为婺剧赢得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存在状态。

(三)新媒体的力量

在对缙云婺剧进行传统的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优势重新建构一个新型传承保护模式,为缙云婺剧能够健康活力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这也要靠民众自发的力量来共同协助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迎合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利用人们求“新、奇、特”的心态,把婺剧的传播放在第一步,扩大婺剧的影响力。使它不只是处在学术圈、教育圈以及老年人的票友圈里,逐渐向年轻人靠拢。

1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越来越被重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首先可以采取数字化的方法对婺剧进行保存。再利用4G网络,让人手一部的手机变成传播工具,随时接收并发送婺剧的信息,让每个人都成为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将会大大增强。

2在政府部门重视、扶持下,加强婺剧网站的建设与更新。在现有的网站基础上,加强管理,定期更新有关婺剧的比赛、演出、学术研讨会等有关信息。

3以婺劇的脸谱、服饰、角色行当等漂亮的图片,设计成屏保,免费让人下载。采取浸泡式宣传的方式,让民众在生活中满耳、满眼、满脑都充盈着婺剧的声、形、画。久而久之,用这种变被动灌输为主动了解的方法,让民众对婺剧习以为常。

4.以婺剧最具特色的亮嗓制作成手机铃声;将经典唱段制作为彩铃,免费下载。让大众在玩手机之余就能品味到婺剧的魅力。让民众用声音来感受世界。

5、微信、微博的利用。通过在旅游景区扫描二维码送婺剧脸谱、婺剧明信片等方式,让更多的游客通过婺剧的公众号了解熟悉婺剧。定期推送有关婺剧的信息,让感兴趣的人能有更多了解的途径。

总之,婺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是光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抱团取暖。为婺剧的活态繁荣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黄秋萍.金华婺剧发展现状及市场化运营[J].当代经济,2012.

[2] 高思春,袁波.金华婺剧的声腔孕育及形成标志[J].大舞台,2011.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EB/OL].http://www.cssn.cn/news/693572.htm.

猜你喜欢
婺剧新媒介新模式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魅力中国(2020年51期)2020-12-07 14:22:19
新媒介在工艺美术绘画中的应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35:41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09:28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4:32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1:54:23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6:43:11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论表演者在浙江婺剧传承中的价值
婺剧《穆桂英》海报
艺术评论(2014年5期)2014-07-23 07: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