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之一:高调“松绑”,低调“换人” 解除制裁前一刻,美伊双方各自宣布放人。伊朗一方释放了包括《华盛顿邮报》记者、海军陆战队员、牧师等5名美国人,先前,他们分别被伊朗判处间谍罪、破坏伊朗政府罪等重罪;而美国则宣布释放7名伊朗人,他们中一些人先前因违反制裁规定而获刑,一些人则在候审。同时,美国还在国际刑警组织撤销了对14名伊朗人的“红色通缉”。
“换人”背后,是持续数月的秘密外交。事实上,在伊核问题六方会谈期间,美国就打出前手,在侧边与伊朗密谈“放人问题”,把“放人”与“松绑”挂钩。去年4月,伊核框架协议达成,美国更是加速了与伊朗就“换人”方案的私下沟通。所以,“换人”情景的出现,缘于协议之外的“私定条款”,实属美国在伊核谈判中始终不忘的私货。
玄机之二:“换人”为“人”,也为“票” 对美国政府而言,被伊朗羁押并重判的美国人重返美国,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这些人重获自由,而在于这些人回归是对奥巴马这些年外交政策的一種证明。几个月前,在美古开启两国关系正常化时,美国也向古巴抛出一张名单,要求古巴释放几十名被古巴羁押的美国人。放人,成了美式谈判的先决话题。
对于只剩一年任期的奥巴马而言,他未来能把控、影响、改变的内政要务所剩无几,但“外交遗产”却可以成为民主党在总统竞选平台上对阵共和党的核心话题。虽然有人评价,在不解除关键制裁情况下对古巴、对伊朗的外交示好只不过是美国的“假招子”,但客观上,确实是奥巴马把美古关系、美伊关系推到了正常化的起跑线上。不要小视回国的这几十名美国人,他们在道义层面为民主党争得了不少选票;也不要小视奥巴马任内推动的美伊关系和美古关系,它能为民主党在选举中赢得相当一部分拉美裔和中东裔的支持。放人,是美国与敌对国正常化外交关系的一种前征,更可以在大选年发挥出任何宣传演说都无法实现的拉票效果。
玄机之三:高调“松绑”背后留后手 美国解除的对伊经济制裁,事实上只涉及金融、贸易、保险、原油贸易等“次级制裁”,而涉及“支持恐怖主义”“弹道导弹试射”“人权”等问题制裁依旧保留。美国对伊朗在基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偏见、敌对和管制不会在短时间内“松绑”,这使得伊朗在经济领域获得喘息的同时,在很多方面依旧受到美国的掣肘。简言之,获得“松绑”的伊朗从此可以大卖特产开心果了,但如果在开心果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美国抓到有“违反人权”的把柄,开心果交易还是会被封禁。在关键领域的相关制裁,才是需要松绑的眉睫之需。
事实上,美国对伊朗的这种“宽容”到底能持续多久,尚不得而知。就在几天前,美国还在犹豫要不要对伊朗近期试射弹道导弹一事追加制裁。而共和党放话说,如果共和党赢得大选,会在执政第一天彻底逆转奥巴马对伊朗的“纵容政策”。即便是民主党热门候选人希拉里,也在奥巴马解除对伊朗制裁后大唱反调,称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相关条款,伊朗需要面临新制裁。
给伊朗“松绑”,究竟能否有政策延续,取决于奥巴马说“不再孤立伊朗”那句话时是否有杂念,取决于美国政客的内心对伊朗是否开始萌生信任。如果仅仅是为了外交遗产和党派选票,“松绑”制裁的真实效果恐怕要打不少折扣。(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