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逍昀
【摘 要】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语文教育更需要爱,在位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抓住机遇,用爱之名,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爱 兴趣 方法 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78
当前的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尤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大文豪雨果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管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都应该鼓励学生学得有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喜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文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一、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即“我要学”。比如我在教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时,我就及时抓住有利的时机,利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精心设计了开场白,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感恩。我设计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爱,生来就有,并以多种形式诠释,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情境,爱便有了不同的方式。爱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如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情感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正因为有了爱,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因为有了爱,才有了感天泣地的故事。它无法用语言来修饰,更无法用物欲来取代,世界有一种爱,在我们的一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人要主动地适应社会,能够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很好地交流,很好地打交道。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就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不能够生存。而学生们最初就是和父母打交道,学习了这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为了回报父母,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必须学习,学习与人打交道的技能,学习谋生的手段。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学习语文是我们打开这些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是我们文学修养提升、性格塑造和灵魂觉悟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了我们生存得更好、活得快乐的需要。
二、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构建生命化课堂课题研究的深入,摸索并构建出一个课堂模式——“1/3模式”,所谓“1/3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3个部分,1/3的时间个人自主学习,1/3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1/3的时间全班交流讨论。1/3模式不是简单的时间划分,而是一个知识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概念,一个课堂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重点突出的是“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在这个模式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具体指导学习方法,适当的时候运用合作交流的形式,为更好的解决问题,还可以展开讨论、辩论等形式。
为适应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师备课时首选动态设计,即教师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预设(课堂生成)。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要求教师既要静态掌握学科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灵活机动的调控能力,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在教授《再别康桥》一文,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音乐美与建筑美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做了如下安排:
1.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2.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3.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一)音乐美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二)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押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押韵了没有?(有)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③每一小的节2、4句押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三)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饱含着爱去精心的为学生设计好每一个惊喜,在教学中,用爱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要理解、包容、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用心、用情,在新时代,让我们以爱之名,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