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花
【摘 要】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国在现阶段依据城市发展情况提出的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它是自然、经济、社会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目标包含了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目标。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生态园林城市对绿地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满足城市生态发展要求
生态园林城市要求绿地系统要求以生态学和系统学为先导,通过合理布局绿地系统,使其功能充分发挥。强调绿地系统与当地的各种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保障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各种效益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绿地系统具有调节城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减低污染等作用,在城市环境改善、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绿化香化环境、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可取代性。
(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对城市的无限外延发展进行了控制,另一方面,城市非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性本底,它的面积及范围的保护,对于维护城市平衡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和保障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基础也要求和推动、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发展中连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主要手段,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在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经济的良性循环,等方面来体现。
(三)满足居民休闲游憩以及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重点已由最初的公园、街头游园等满足居民周末假期休闲游憩的功能,向科学合理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大格局方向發展,通过结合城市区域中自然山水地形建立名胜、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度假村等大面积的绿色空间,既扩大了居民休闲游憩范围,又使绿地建设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使两者形成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四)凸显城市形象与特色
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地形、生物特性、文化遗产、风土人情是构成城市特色可利用的基本要素。构建城市形象特色,不能仅仅停留在扩大绿地面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层次上,而应在深入研究、挖掘、梳理城市特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自然要素,使其综合协调,有机融合到城市空间中,构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
二、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近郊绿地与城市绿地两者应结合考虑。在具体实施方面,城市近郊绿地比市内绿地更易于实现。成熟的网络技术、便利的交通以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观念的改变,为高密度集聚体的城市形态向外围溶解创造了条件。城市机体逐渐延伸到郊区的农田和绿林之中,使其成为城市景观延续的绿色基质。郊区绿地为城市送来了清凉的风、新鲜的空气,减缓了热岛效应,同时与城市有机联系的楔形绿地和农田、郊野绿地以及乡村景色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
(二)规划高覆盖、网络化的绿地格局
绿地系统规划应该紧张的城市用地现状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绿量。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时,要将点线面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扩展绿化面积,将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共考虑,全面绿化与重点绿化并举,将城市绿地布局中的绿点、绿核、绿带、绿廊、绿楔等的规划布局及桥梁、涵洞、道路以及屋顶、阳台、外墙面等立体绿化设计共同考虑,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绿化系统,使城市绿地的连通性更强,生态效益的发挥更充分。
(三)进行合理的结构构建与布局
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应该与城市的结构布局紧密结合。首先,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水系、山川等自然条件。其次,要严格按照生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确定的绿地指标规划绿化用地面积,充分考虑绿地的各项功能,根据城市布局和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进行合理的绿地网络规划,使公共绿地的分布保持相对均衡,要使居民便捷享受到绿色空间提供的各项功能。第三要重点加强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区间的防护林带建设,减轻工业生产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道路两侧的建筑红线退后一定距离,留出合理的道路绿化用地,充分利用隔离带、分车带、交通岛、立交桥头等地方进行绿化,既美化了道路景观,又起到遮荫、防晒、减噪、滞尘等作用。
(四)进行合理的植物种类搭配
在进行植物种类的设计和搭配时,考虑植物的色彩、形态、种类、开花期等进行组合搭配。保证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针叶树和阔叶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比率,结合藤本和草本等地被植物,考虑各种植物类型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轮廓线变化等,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层次丰富的、搭配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在物种的选择上,还充分考虑乡土树种的广泛使用。根据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选择抗污染性强的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减弱作用,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状况。适时逐步引入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新物种,丰富物种的类型。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征服自然的技术为人类所掌握,一座座高楼的耸立,一个个城市的崛起,原有的生态环境被不断的规划和改造,导致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于是“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成为各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建设的方向,成为评价城市先进化、现代化最直接的衡量指标,成为大多数城市建设发展的美好梦想,为城市的发展构筑了一幅宏伟蓝图。文章重点就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进行分析,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1] 董晓峰,刘颜欣,陈春宇.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02).
[2] 周珊,李文驹.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