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法制建设措施研究

2016-05-30 20:28:56钟临风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探析

钟临风

【摘 要】近几年来,生态问题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改善生态问题,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以生态文明下的环境法制建设为主体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法制建设;探析

生态文明强调良性的发展理念,注重人的自觉与自律性,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从某种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反思,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新型道路和理念。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的政策、计划、伦理、道德,只有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拥有必备的国家强制力。此外,作为一种明确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引导者指引、弘扬、评价功能的实现,有着显著的优势。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有效保障。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指的是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人、自然以及社会这三者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将自然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一理念认为,实现发展的前提是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强调,人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反思,它剔除了传统文明的糟粕部分,继承了传统文明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业革命逐步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把大自然作为自己控制和奴役的对象,并且这种控制和奴役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而日益增强,但是由此带来的生态污染也不容忽视。改变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彻底的否定。人类不愿看到自己走向灭亡,同时也不希望自己返回到渔猎文明、农业文明的时代,人类追求的是在工业文明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并且能使这种物质富裕得以持续的新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

二、面向生态文明环境法制建设的意义

从实质上来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引导以及保障。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因此,法律对于人们的言行有着很大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在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减少和消除那些破壞生态文明的行为,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它能够有效约束人以及规范人的行为。因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有助于减少以及消除那些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三、目前环境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环境法制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

(一)立法方面。立法方面的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三个。第一,存在立法空白。从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例如化学品环境管理,我国目前还未出台有关法律。第二,法律的操作性不强。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大多数的法律法规都只提出了一些原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实际操作性较弱。第三,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执法方面。环境法制建设在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环境执法力度较弱。执法力度较弱的突出表现是行政不作为。有一些地方的环境违法现象十分严重,但是当地的环保部门却没有采取有效手段来查处这些环境违法行为,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愈演愈烈。第二,环境执法不规范。部分行政人员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执法程序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四、加强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的。为了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善环境法制建设,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完善环境立法。为了更好的进行环境法制建设,我国要加快完善环境立法。针对那些立法空白,有关部门要加快出台法律法规来进行填补,尽快减少以及消除那些立法空白。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快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不能局限于理论,提高法律法规的操作性。此外,在进行环境立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法律法规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加强环境执法。各地的环保部门都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环境违法行为,行政人员要严格处理,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理,从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同时,社会大众应该加强对政府执法工作的监督,避免行政不作为现象。此外,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时候,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执法程序来进行处理,不能凭借个人的意愿来进行处理。

五、结语

在生态问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迫在眉睫。而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文章对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的措施。但笔者在文中所提及的措施是比较浅显的,只能为环境法制建设的改善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更进一步的措施有待专家与学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松.开创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局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研究》评介[J].江汉论坛, 2016(05).

[2] 王磊,肖安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综述[J].理论导刊,2016(05).

[3] 宫丽艳,马良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育的“四个维度”[J].理论导刊,2016(05).

[4] 张式军,蔡守秋.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动环境法制建设[J].环境保护,2011(1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探析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图书馆建设(2018年8期)2018-08-31 02:21:06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06:27
美丽乡村之景观改造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09:40:2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47:19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9:28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