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涛
摘 要:人格是以遗传基因为基础在个体不断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环境的外因作用,当然也折射出作用主体的内因结构。本文以卡特尔16PE量表为测试工具,以300名体育与非体育类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育与非体育类学生的人格特征。结果显示,体育类大学生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在聪慧性、持强性、怀疑性、实验性四个纬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体育类;非体育类;大学生;人格特征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综合。高等学校体育类学生与非体育类学生相比较,在学习中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是,体育类学生即要学习有关的专业科学知识和理论,有要掌握有关的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类这种即在投入智力、付出脑力劳动,又要投入身体、付出体力劳动的特征,决定了体育类大学生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存在区别。体育类与非体育类大学生虽然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但由于遗传因素、所接受专业课教育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与体育运动参加的兴趣、锻炼时间都不一,故而他们人格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那么体育类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存在那些人格特征?他们之间回出现什么样的差異?体育专业男女人格因素有什么差异?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周口师范学院学体育学院随机抽取了体育类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共计300名进行调查与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书籍为研究方向和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和基础。
(2)问卷调查法: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修订的《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16PF)问卷作为测量工具.针对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发放量表300份其中体育类150份.非体育类150份。
(3)数理统计法:将所收集的原始数据整理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1)周口师范學院非体育类学生测试总体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16种个性人格因素的标准分均分都处于正常范围。相比较A、C、I、Q3因素得分较高,L、M、N 、Q1 、Q2得分较低。A(乐群性)分值高表现为合群外向;C(稳定性)分值高表现情绪稳定;I(敏感性)分值高表现为敏感、感情用事;Q3分值高表现为知己知彼,自律严谨;L(怀疑性)分值低表现为依赖随和;M(幻想性)分值低表现现实、合乎成规;N(世故性)分值低表现为坦白直率、天真;Q1(实验性)分值低表现为保守、服从传统;Q2(自主性)分值低表现为倚赖、随群附众。有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非体育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总体上是积极的、稳定的,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缺少主见、缺少创造性等等。
(2)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类学生测试总体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16种个性人格因素的标准分均分都处于正常范围。相比较A、C、E、F、H、因素得分较高,B、L、M 、Q1得分较低。A.乐群性:高分者通常和蔼可亲,与他人合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喜欢社会和群体活动;C.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自视甚高;F兴奋性:高分者通常活泼健谈,热心而富有感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敢为性:高分者明显敢为,少有顾忌,有毅力;B低分者思维迟钝,学识浅薄低分者依赖随和,善解人意低Q1分者随群附和,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服从权威,反对新思潮。L低分者理智,看重,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问题。低分者现实而合乎成规,力求现实稳妥。
(3)周口师范学院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对比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16种人格特质,结果如表1所示:两者在聪慧性维度上存在着高度显著差异。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首先,体育学院的学生包括经过高考统招上学的体育教育专业,独立招生的民族传统专业以及全国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结果参差不齐,学历水平也是高低不平。其次,他们的学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在技术动作的练习上,相应的用在文化课学习上的时间也就少了。不过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法改革的发展,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体育院系的培养目标走向新的更高的完善。
恃强性,怀疑性,实验性,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恃强性和怀疑性方面均高于非体育学院的学生,实验性方面低与非体育学院的学生。体育学院的学生仍然保持着自信、自强的保护者角色,但有时难免会表现出自视过高。同时,体院大学生的实验性方面的要差于非体院的大学生,这种现象与94年发表的《体育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中是一致的,即体院的大学生有些趋于墨守成规,保守,不愿创新,可见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4)体育类大学生内部不同性别人格特征差异
体育类女大学生普遍外向、率直,但她们具有女孩子的敏感和忧虑。体育类男女大学生相比较在稳定性、独立性、恃强性等方面有着高度显著的差异,这说明男生情绪稳定,办事果断、独立、有气魄,能主动寻找机会来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但有时也可能粗心大意、忽视细节,还可能无聊多事,惹出一些麻烦。女生比男生表现的乐群、与人相处、合作性强、但富于幻想。男女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之所以有诸多差异,第一是由于男女生理因素造成的。男生大多数粗壮有力,办事有信心、有魄力,果断刚毅,自恃其力,敢于冒险;而女生大多柔弱,缺乏来自自身的力量,使得她们遇到困难时常缺乏信心、依赖或顺从。第二是由于长期的社会传统对男女心理行为要求及教育方式的不同所致。如社会往往要求男性富于开拓、与创新,女性则稳重、自恃等。
二、结论与建议
(1)体育类大学生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相比较,在16种人格特征中有多项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体育类大学生人格的独特性他们较为外向、乐趣,愿与人相处合作,适应能力较强;情绪较为稳定,能面对现实;通常活泼、愉快、健谈、轻松兴奋、随遇而安、无聊多事惹初一些麻烦。与非体育类相比较,体育专业学生在某些人格因素特征上明显存在不足;如聪慧性、敏感性等。体育类大学生应加强文化修养,富有才识,自律严谨,克制比赛中的不良情绪,逐步完善自己,成为一名新世纪的体育专业人才。
(2)体育类男女大学生相比较,在因素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敏感性、自律性上有显著差异。男生粗壮有力,敢于冒险,少有顾虑,不掩饰、不畏缩,但有时可能粗心大意,无聊多事。女生则外向、乐群、愿与人相处合作,依赖性强等。对她们应加强纪律教育,约束她们的行为,特别对男生更应注重纪律教育,加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遇事冷静,不冲动的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量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
[2]毛志雄.体育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1).
[3]张志勇.对体育学院运动类学生人格素质及其发展的研究[J].中国体育出版社,1998
[4]丹娟,杨军.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2)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