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强娇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地名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使城市地名管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全文基于对郫县地名管理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地名管理在地名命名、规划、历史文化传承、标识标牌设置、地名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从地名管理的体系、机制角度,就如何加强地名管理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地名管理;郫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居民住宅和人文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地名不断涌现,地名信息的传递速度不断加快、使用频率日益提高,对地名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当前城市地名管理中也面临许多困境,急需理顺地名管理架构,提高地名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地名作为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政府行政行为、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资源。在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地名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地名管理工作涉及公安、消防、国土、契税、工商、水电、电信、邮政、环保等等许多政府部门,举凡治安管理、人口普查、户籍整顿、门牌证发放、水电煤气管线铺设等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各项工作,均以地名管理为基础。可以说,城市地名管理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正视地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地名管理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郫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地名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滞后性,各种问题日益凸显,给市民生活、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带来了一定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存在地名命名滞后和地名标识标牌设置不规范、整改缓慢的问题。
1.地名管理协同机制不完善,地名规划薄弱,出现地名命名滞后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信息渠道不畅通,有的部门(单位)未对道路地名进行认真论证,不履行申报批准备案手续,就擅自对外公开使用未经批准道路地名。部分城乡道路在建成后才由各区民政部门申报命名,名称既成事实后再补办手续,导致地名命名滞后,道路规划暂用名代替标准道路地名现象仍然存在。比如2015年建成通行的郫县境内的G317线,道路规划时暂用的红光大道通行后未履行申报手续代替标准道路地名设置道路指示牌,后才报民政审批,期间引起路段辖区内群众不少争议。这些未经审核的道路地名很容易被约定俗成流传下来,而且纠正的难度相当大,更改起来很困难,影响地名工作正常运行,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不便。
2.标识标牌设置由相关部门分散管理,协同性不够,加上资金保障不足出现地名标识标牌设置不规范、整改缓慢的问题。以前地名标识标牌由公安、住建、旅游等部门设置,还有一些商业个体单位为追求广告效应擅自设置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制作标准不一,少数标识标牌还存在未使用标准地名、英文翻译不准确、指位不明确等问题。设置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维护机制,尽管有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但是其法律效力低,缺乏约束性,可操作性不足,民政部门发现问题后,这些不规范标识标牌后也难以得到及时整改。《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出台,明确公安机关负责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维护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反映没有经费保障,迟迟不接手地名标识标牌设置管理工作,导致工作协调机制运行不畅,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监督检查反馈机制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地名命名后,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交换不够顺畅,联动机制不健全。有的地名更改后相关地名信息未及时变更,造成地名使用混乱。比如2013年1月撤原郫筒镇设立郫筒街道办事处,但其辖区内社区公告栏、媒体信息至今未更换地名信息。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郫縣博物馆内墙上的古迹分布地图地名也未作变更,容易使群众混淆。归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统一的督促检查、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缺少问题发现和纠正机制。
(三)地名命名系统性规范性不够。部分城乡道路命名的系统性、层次性、序列化不够,指位性不强,容易引起混淆。认真审视街道名称,部分路名还存在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格调不高,个别用字生僻、一地多名、重名、同音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的形象提升。比如红光镇和团结镇都存在红高路,安德镇既有安平路又有安平街。
(四)地名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数据不全。现有人员配备不齐、且未经专业性培训,地名管理工作缺乏技术支撑,地名建设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保障。地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条件设施简陋、管理模式落后、手段原始单一,要素不全、数据陈旧,严重影响了地名档案的开发利用。同时,地名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低,纸质地名数据数字化处理程度低,不利于地名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无法实现电子化检索和管理,直接影响管理服务效率,更谈不上地名信息共享,不能满足形势发展和群众需要。这是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丞待解决的“瓶颈”。
三、完善地名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4年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郫县正在开展此项工作,要抓好时机,准确把握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任务要求,以普查为契机加强和完善地名管理,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好地名和标识标牌管理协调工作的牵头职责,进一步落实工作机制,细化部门职责,在高标准编制地名规划上抓好落实,在全面普查整改现有地名上抓好落实,在提升新地名命名科学化水平上抓好落实,在信息收集反馈和监督检查上抓好落实。实加强地名命名更名管理,促进地名管理规范化,强化地名标志设置和管护,加快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按时高标准完成普查任务,推动全县地名管理和服务上新水平。
(一)明确部门职责,协同推进地名管理工作。
1.高标准编制全县地名规划,实现地名命名关口前移。要抓好《关于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公共服务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实现地名命名关口前移,融入规划建设环节,结合城乡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规范,对城乡地名进行前瞻性地规划论证,克服地名命名更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要依据城乡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好地名总体规划,细化命名原则,确定区块命名导则,制定主要道路命名方案;要依据地名总体规划和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水平编制好各个区域的地名规划方案。地名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都要以城乡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历史和现状、区域特点和内外协调,充分体现层次化和系列化要求,体现历史底蕴,彰显文化品位。
2.理顺关系,落实整改责任,做好地名标识标牌设置的整改工作。民政部门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对标识标牌设置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地名宣传力度,开展地名路牌专项整治。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地名标牌强制执行标准,在地名标识标牌设置管理向公安机关移交工作的过渡期,要建立完备的管理维护体制,制定相关规定,理顺关系,明确整改主体,落实整改责任,树立地名权威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扬地名导向和指位作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3.加大资金投入。地名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公共服务事业,各级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与必要的资金投入。地名普查、地名标识标牌设置整改、地名信息化建设等都是前期高投入、高消耗,后期長期广受益的工作,地名管理的主体单位民政部门、地名标识标牌设置管理的主体单位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投入,市级财政补贴,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拨付时要予以重视。
(二)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地名工作。地名管理工作任务重,尤其是监管工作仅靠政府工作人员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人员必须在公安部门、街道居民区、城市规划、文化教育甚至商家企业界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各界人士的协助下,方能做好城市地名管理工作。[1]在地名普查整改工作中,要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建议,通过民政政务微博、办公电话收集大家反映的关于道路现有名称中存在的地名命名不规范、地名标识标牌设置不规范、路牌张贴广告、遮挡损坏等问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地名普查及标牌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让群众支持、参与、满意。
(三)切实提升地名命名科学化水平。更加注重地名命名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坚持使用为主、注重传承的原则,加强对历史地名的保护。进一步充实地名专家库,完善地名命名专家论证制度。将地名命名与特色文态、特色生态打造有机结合,体现人文性、前瞻性、整体性、大众性和专有性,切实把我县地名命名工作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地名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都已经明确,相关部门要抓好落实,安排专人负责本部门地名申请、备案、档案管理工作,形成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
(四)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抓好对现有地名的普查整改工作、规范地名数据库,推进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1.扎实抓好对现有地名的普查整改工作。各镇(街道)相关部门要重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集中力量,对辖区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地名进行一次深入排查,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基础信息。分类梳理现有地名存在的问题,重点梳理一地多名、重名、同音、用字生僻、低俗词和整体性不够等问题。要积极稳妥制定整改方案,扎实开展调研评估,坚持边普查边整改,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地名的整改要尽快取得成效。
2.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制作新版准确的城区图、行政区划图,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同时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地名信息系统,分阶段逐步实现地名的快速查询、动态管理、图表联动和地名信息的可视化、数字化。可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机构合作,建设集信息发布、网上浏览查询、网上办公等多种内容为一体的服务型多媒体地名网站,开发地名服务产品,实现地名服务手段多元化与现代化。
加强地名管理工作形势紧迫、责任重大,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地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使地名管理工作更好地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生活中的出行、社会交往、邮政投递、紧急救援等都离不开准确的地名;而对于国家而言,地名关乎国家主权、领土和民族尊严等原则性问题。因此,地名管理是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予以重视。
注释:
[1]阙维民.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区地名管理--以杭州城市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2-61.
参考文献:
[1]阙维民.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区地名管理--以杭州城市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