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灾教育与管理的经验启示

2016-05-30 19:24:53向铭铭顾林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本

向铭铭 顾林生

【摘 要】防灾教育是安全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内容。日本在经历过众多自然灾害后,总结教训,提倡通过防灾教育让人们掌握知识,采取措施,改变生活方式等,对于人们的生存是很有用的。文章通过对日本防灾教育、防灾管理的特点、内容等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防灾教育、管理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防灾教育;防灾管理;灾害安全

一、日本防灾教育和管理的特点

日本防灾教育的特点是没有专设“防灾教育”这门课,而是根据教育大纲,在各门课程中穿插符合防灾减灾目的的要素和内容而进行的。比如,在“社会”课程中,讲授对社区安全发挥作用的消防署和消防设施等有关内容;在“理科”中,讲授自然灾害发生机制,在体育课或特别活动或安全指导课中,讲授为了让学生养成安全行动的习惯,如何注意安全和能够不受伤害等。

学校安全是由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灾害安全三个领域构成的。在这个构架下,还有推进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两者顺利进行的组织活动。在日本,通常把与学生防灾相关的学习和指导作为“防灾教育”,把学校设施和学生的安全管理作为“防灾管理”,把校内体制以及与家庭、地区等的合作等作为组织活动,灾害安全分别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记载。此外,关于防灾管理和组织活动,因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因此两者归结为“防灾管理”等。

二、日本防灾教育的内容

防灾教育,是为了在自然灾害等时保护自己的生命,开展培养自主行动态度的防灾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展“提高预测和回避自身危险能力的防灾教育”

1.为了能够根据周围情况保护自身的安全,养成自主行动的态度。自然灾害常常会超出人们的预测,即使在此次地震·海啸中也发生过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地采取行动从而成功回避危险的事例。一边有效地活用避難地图等,一边对超出预测情况时的行动和应对措施进行指导,这是很必要的。当发生超出预测的自然灾害时,学生要自主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地采取行动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

为了能够在灾害时自主地预测和回避危险,要掌握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同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确切地判断,然后迅速地采取行动。因为在发生海啸时要迅速地避难,为了推动包括地方居民在内的很多人采取避难行动,率先采取行动的避难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自主地进行避难行动的态度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另外,具有自主行动态度的学生们将会成长为社会的一员,然后地区的每一个人都会具有自主避难的意识,这就是所谓文化的养成,世代相传,进而在一个地区根深蒂固。

2.充实与防灾教育基础知识相关的指导。在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规定为了在灾害等紧急时刻采取确切的行动,要举行训练等。特别是针对地震等的避难训练,要把其放入一年的计划当中,灾害时要根据教师的指示,冷静地采取行动。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总则是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活动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在理科和社会、保健体育等各学科授课时让学生学习包括地震的发生原因、灾害时相关机构的机能、应急手册等在内的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

为了有效地推进防灾教育的进行,要根据学生们身心发育阶段的特点,让学生具有回避危险的能力,同时还要将防灾教育进行体系化,让防灾教育与学科内容以及特别活动等在横向、纵向方面都有联系。另外,根据平时生活区域的特性,编制教材等,灵活使用这些教材等在应对灾害时会很有帮助。

(二)从支援者的视点出发,开展“提高构建安全和安心社会的奉献意识的防灾教育”

防灾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能够让人们保护自己的生命。但是,从灾害之后负责恢复和复兴的支援者的角度出发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灾区的志愿者活动,它是从支援者的角度进行的活动,在自然灾害多发的日本,这是能够接触灾民以及灾害现场的最好机会。

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需要有关爱他人之心、相互认可的生存态度、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和人权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构建安全和安心社会的资质和能力,是学校安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进行防灾教育时让学生了解危险源、灾害应对措施、社会背景,同时世代传述过去的灾害,使学生感觉生命的重要以及相互帮助的伟大等,进行这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三、日本防灾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一)有效地推进学校安全的核心教职员工等的进修

为了充实学校的防灾教育内容等,要提高教职员工的资质。经历灾害的经验会起到很大作用,即使没有直接经历灾害但真正地感到了灾害的残忍;对灾民等进行支援经历;积极地向经历过的人员学习等,这些经历在指导时都能发挥作用。在日本,几乎所有学校安全的核心教职员工都管理着学校的部分事务。望能进一步充实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知识以及资质的进修活动等。

(二)制作和完善各学校关于地震、海啸的应对指南

日本的学校必须制定关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指南,类似我国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防灾演练工作。虽然曾经有的学校因为按照避难指南实施的训练掌握了避难所需的时间,在灾害时没有选择距离较远的避难所而是到屋顶进行避难,因而逃避了灾难。在实际训练中运用避难指南,然后根据结果进行改善,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训练所得的数据在灾害时可以成为避难行动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构建与地方政府的防灾部门等合作的学校防灾机制

因为学校制作的避难指南所示的避难场所也有可能受到灾难袭击,所以在设置安全的避难场所以及避难线路等时,要接受地区防灾负责人以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建议。此外,在避难训练以及学校设施的安全检查等实践性活动时要接受指导和建议并进行完善,同时有必要构建与地区等合作的体制。

为了加强学校与地区防灾部门以及自主防灾组织等的合作,定期地举行会议等,具体协商学校和地区合作实施的防灾训练、学校成为避难所的具体对策、维持以及恢复学校机能的方案、学生们对地区的贡献等。

(四)促进与防灾相关的科学技术的灵活运用

学校是学生等进行集体生活的场所,因此灾害发生时的初期应对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避免因紧急避难时的混乱引发事故。阪神·淡路大地震以后,日本紧急地震速报以及各种情报工具等防灾科学技术被实际应用。有效地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能将灾害的损害最小化。

此外,进行了运用紧急地震速报的防灾训练的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里时也能冷静地、快速地采取避难行动,在地面未摇晃之前,确定避难线路,躲避可能有物体跌落等的危险场所。此外在离震源较近的区域,紧急地震速报的发布与强烈摇晃的发生几乎在同一时间进行,虽然技术还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在摇晃之后发布警报,让人们了解发生了大地震的情况,对消除人们的不安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五)开展与地区、家庭合作的防灾训练等

1.与地域·家庭合作开展有实效性的防灾训练。在学校的避难演练,要把实施的时间、儿童和学生所在的場所、活动情况等进行组合,考虑各种情况下与监护人等进行合作而实施。特别是对于残疾学生,根据残疾的种类以及程度,与家长等合作并进行指导。因为学生也是地方居民的一员,可能在学校管理之外的情况下遇到灾害,所以要与家长进行合作,让学生了解地区的避难场所等,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对避难所的作用等进行说明,并为学生创造体验避难所的机会。此外,要让地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学校的防灾训练以及防灾教育项目,因为在日本的多次灾害中,学校作为地方居民的避难场所发挥了很大作用。

2.学生等的交接。地震发生后,在安全的情况下,家长等到学校接孩子,但是由于这时可能出现信息无法传递或者家长无法来学校等情况,所以要事先与家长等根据灾害的规模和情况,详细确定交接孩子的基准以及条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家长无法回家的学生等,事先协商以及确定让学生留在学校等措施。地震等之后,发生海啸等灾害,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行动,这时要向家长提供灾害信息,不要交接孩子,让家长也留在学校或者敦促家长采取避难行动等。

四、结语

日本对于灾害的总结以及基于教训所作出的转变是十分积极的,对防灾教育和管理的内容方能不断地更新发展。例如,文部科学省对东日本大地震时灾区学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此次教训,使今后的应对措施更加合理。日本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学校防灾教育和管理体系,在内容上是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在方法上也是详尽、具体,并且在实施保障上整合多方力量,构建法制规范……这些都值得持续关注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向铭铭,顾林生编译.日本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2] 杜琳.日本中小学灾害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3] 秋原.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防灾教育重点的转变[J].北京规划建设,2013.

[4] 罗兰.日本国《学校制定防灾指南的参考:以地震、海啸为重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基金项目:文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408514。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日本强烈地震
环球时报(2022-03-18)2022-03-18 17:30:09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中学生(2016年28期)2016-08-24 08:09:00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02
日本访学随笔
2010日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