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国文化古镇旅游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但偏远地区文化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却举步维艰。文章以自贡仙市古镇为例,指出在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一突出矛盾下,地方感的培养和塑造对偏远地区文化古镇的开发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古镇;地方感;地方认同;保护
进入新世纪,全国各地历史文化古镇开发与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但在中国一些经济及旅游业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文化保护与发展却进退维谷。一方面,5000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众多拥有灿烂文化与地方特色的文化古城镇,它们就像散落的珍珠般镶嵌在全国各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与变迁,许多曾经拥有灿烂文化的古镇不断没落,甚至成为逐渐被人遗忘的一隅。目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和旅游收益分配的经济手段,而当地居民的地方依恋情结对文化资源保护的态度与行为影响并未引起重视。文章嘗试从地方情感角度出发,以四川省自贡市仙市古镇为例,寻求对偏远地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方式。
一、地方感及其相关概念
地方感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段把恋地情结引入地理学中用于表示人对地方的爱恋之情,赖特首创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地方暗示的是一种“家”的存在,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与重大的成就积累与沉淀,且能够给予人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地方感的概念包括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
地方依恋强调人在心理上对于地方积极的情感依附,而不强调客观环境本身,地方依恋包含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赖强调人在功能上对地方的依赖,而地方认同则强调人在感情上与一个地方的连结和依赖,将自我定义为地方的一部分。
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这种特殊的社会化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与群体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通过地方来构建。
二、仙市古镇繁荣与没落
中国井盐生产可追溯至大约公元前255——前251年的战国末年。四川井盐生产兴盛于清代,在清代中井盐生产重心由川北逐渐转向川南,尤其是到了清代后期,四川盐业飞速发展,远销全国各地。当时的远程运输主要走水路,由于釜溪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自流井大量盐通往沱江再进入长江的必经之路。因此,因盐设镇的仙市古镇,其繁荣与没落与川盐业兴盛与衰落一脉相承。
(一)古镇的繁荣
仙市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仙市因盐设镇,位于釜溪河畔紧挨自流井,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不仅是井盐输出的必经之路,更是自贡“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第一个驿站和水码头。每到盐船聚集、待闸放水之时,仙市的河面上帆桨如织,岸上挑夫盈途、盐担蔽街,集市上更是人流簇拥,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二)古镇的没落
然而井盐的枯竭,势必使古镇走向没落,昔日川盐古道上的明珠变得暗淡无光。拥有1400多年悠久厚重文化底蕴的“中国盐运第一镇”却面临着偏于一方、日渐没落的窘境。曾因“四街、五栅、五庙、三码头”美誉川南的古镇,如今因为保护意识和措施不当,湖广庙、川主庙早已不复存在,江西庙仅剩一前殿孤立于正街东头。保存较完好的仅有建于清咸丰末年的南华宫和建于清道光二十天上宫。
根据实地考察,一方面仙市古镇的环境状况堪忧,作为母亲河的釜溪河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古树木破坏严重,曾经依水而建,“天地人和”的和谐自然观不复存在,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古镇文化建筑与古迹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同样面对极大的挑战。古建筑的保护及后期维修不力,上天宫作为古镇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周围的彩漆脱落严重,浮雕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南华宫的前殿大门作为整个建筑的门面,石刻上的对联已经严重风蚀,字迹模糊;各建筑内部楼间雕刻更是不同程度地被破坏。
三、地方感对古镇的保护作用
仙市文化古镇保护不力,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较短缺,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动力不足,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这种情况下挖掘当地居民的地方依恋情结对文化资源保护的态度与行为影响,促使当地居民对地方文化自上而下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人地和谐是自然与文化相互融合的最佳状态,而地方感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是人与地方在情感上的一种深切连结,这种连结一旦形成人们就会自发地对地方产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居民地方感最直接的后果效应表现在对古镇保护的态度和行为意向上,而对古镇文化的保护的客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古迹两方面。
(一)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地方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和谐的人地关系,地方感的丧失会破坏和谐的自然观。斯克等研究了对自然资源的依恋与个人日常生活中对环境负责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虽然人们会被地方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所吸引,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资源的这些功能属性。当人们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产生了感情之后,人们在日常活动和场所中的行为表现出对环境更负责任。所以,地方感的培养和塑造直接关系到古镇环境的保护状况。
(二)激发人们保护文化的自觉性
文化的构建过程也是文化的认同过程,居民恋地情结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对文化资源保护的态度和行为来体现。据调查,居民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对居民的文化资源保护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对文化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大于地方依赖的影响,说明情感因素在居民自觉保护古镇文化意识中起着比功能因素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地方依赖主要通过地方认同影响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地方认同在地方依赖与地方文化保护态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四、提高古镇居民地方感的对策建议
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地方感从来都不是稳定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被创、被操纵的归属的本质在于改变,而基于地方的认同也从来不是单一与固定的.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转型,以及社会关系的相应改变,地方感被不断重构,被赋予新的含义。
(一)唤醒情感记忆与“乡愁”
作为某一特定地方的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是用身体感知、情感记忆和文化建构及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乡愁记忆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改变,和谐的人地關系逐渐瓦解,同时遭到破坏的还有最初的乡愁记忆。要唤起当地居民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情感,记住乡愁,必须对于仙市古镇内捕鱼、打铁、纺线、弹棉花等各类传统技能和技艺要传承,对于花灯节、钟馗庙会、川剧会友、小巷茶馆、长竿旱烟等民俗民风要延续。在感知与言行中记住“乡愁”,才能唤起人民自发性保护地方性文化的态度。
(二)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当地政府和村委会要努力发展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及时为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并在社区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社区和谐。当人们的需求被满足时,正性情感将会被唤起,人们对地方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
(三)加强乡土地理教育,唤醒居民的地方认同感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上的地理,“乡土地理”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年轻一代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然后当地的乡土地理教育并不受重视,唤醒当地居民的地方感,必须做到从学生时代抓起,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灌输。
(四)加大对当地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自豪感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向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宣传仙市古镇盐文化及古建筑古遗迹的历史意义、科学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激发古镇居民的自豪感,从而激励居民关注古镇的发展和保护现状,进一步使得居民自发地保护当地盐文化以及古建筑古遗迹。
参考文献
[1]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 2008,3(08):11-12.
[2] R.J.约翰斯顿(英),柴彦威译.人文地理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37,266.
[3]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01): 141-146.
[4] STEDMAN R.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place:Pre-dicting behavior from place-based cognitions,attitude,and identit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2,34:561-581.
[5] 半夏.仙市古镇:盐道明珠与母性崇拜[J].风志,2010(06): 73.
作者简介:钟汶君(1991.02- ),女,四川达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地理与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