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涛
【摘 要】随着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加之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土地的开发利用也随之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以地谋发展的模式难以继续,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土地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未来城市发展将由增量规划进入存量规划,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由追求“量”的模式转变为追求“质”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增量存量规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球化
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季度增长速度呈现出逐期下滑的趋势,由初期的12.1%下降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7.4%;特别是自2012年至今的增长速度均持续低于8%的增长率,与两次金融危机冲击后的1998年和2009年的“较低”增长水平大体相当。
尚不论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就目前国内情况看来,低价劳动力在逐年减少,众多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西北地区迁移,甚至迁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中国经济不能再依靠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而要转型成为靠资本、技术发展经济。历年来,土地财政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顶梁柱,对缓解地方财力不足、公共品供给融资难、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城市化水平都有很大促进作用。然而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位置固定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政府在出让土地时,虽然短时间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实质上透支了未来的收益,无异于竭泽而渔。更为总要的是这种模式下出让的土地大都没有得到集約节约利用,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了城市无序扩张。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居住用地规划以及达到30亿人口规模,一个惊人而又可笑的数字。如此滥用土地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浪费国民财力。丰厚的土地出让金,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滥征、强征农民集体土地,加速了农地非农化,压缩耕地空间,失地农民增多,其生存、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渐显现。在后发国家“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普遍以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在中国,农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着数十年的剪刀差。在邓小平以后的时代,由于人身控制的逐步开放,国家对于农业的漠视没有得到改变,农业仍然是没有前途的产业。同时,虽然在国家产业政策上有相应的补助,但是农业的获益还是太少,无论种粮还是养猪,都是所获无几,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了农业的萎靡。对于很多后发国家来说,曾经的落后和被殖民的经历,使其内心深处存在“以农为耻”的思想,同时,作为后发国家,致力于快速崛起的急迫心理,必然造成对农业等“见效慢”的产业的牺牲。漠视农业,忽视农民的利益,其结果,就是农业的萎缩。目前,中国农民平均收入远远低于欧美,在此情况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当下大量良田抛荒,无人愿意务农,可谓未来时代隐忧,祸患即在未来10年左右爆发。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缺粮将造成颠覆性的社会动荡。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农业在中国又难以发展。只要稍不留意农业用地便会被侵占吞噬,而导致该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土地的粗放利用。长时间的粗放利用土地,使18亿亩红线岌岌可危,名存实亡。城镇建设用地不断的在蚕食着农耕地,如果不加以控制,等到发现耕地不足时,就难以找回可耕地。中国的巨额人口对粮食的要求也是不容疏忽。
在目前中国严峻的用地情况下,中国土地利用应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弱化增量规划增强存量规划。从旧城更新与改造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历史街区和风貌保护规划;产业升级与园区整合规划;土地整备与拆迁安置规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城市用地质量提升。在存量规划下,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分散在各土地使用者手中,涉及的权利关系更加复杂;政府不能随意处置土地,土地再开发的收益需要兼顾各方。因此,存量规划需要探索政府、社区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兼顾各方利益、上下互动的协商式规划方法。进行存量规划,提升已开发土地的使用效率,是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短缺,而又不损害我国发展利益的一剂良方。然而规划对象由增量转向存量后,难点在于利益的再分配,依靠单纯的空间设计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进行制度设计,规划配套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
中国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产业结构也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的利用也随之发生改变。中国近年也在不断履行在WTO的承诺,努力降低关税壁垒。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落户。随后3月24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方案的通过,打响了自贸区“第二季”的发令枪,连同2013年9月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一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正式集结完毕。上海自贸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其他自贸区占地都接近200平方公里,对土地的需求量极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深,一路一带的建设,自贸区将会在我国遍地开花,届时则需要更多的土地供应。因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刻不容缓,否则等到出现“地荒”时,再想补救就为时已晚。
中国经济发展从数据上来看虽然呈放缓态势,但依然是中高速发展,且中国经济基底庞大,如此巨大的经济体能保持中高速发展依然是一个奇迹。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一路一带”等战略的提出,中国的土地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加之全球化下外企的入驻,自贸区的建立,更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面临严峻考验。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必须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不能盲目开发,粗放建设,压缩农用地,这样不仅严重浪费土地资源,消耗国力,更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国际态势如此紧张的今天,更应该注重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城市建设也应强“存量”弱“增量”,保证土地得到高效率利用。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永远是最重要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