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浅析

2016-05-30 17:21:39赵一心
收藏与投资 2016年7期
关键词:敬畏工匠精神

赵一心

当下,人们都在呼唤工匠精神。

何为工匠精神,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有人说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也有人说工匠精神是耐心、坚持、专注的精神,还有人说工匠精神包含信仰、追求、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积累等诸多要素。这些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和诠释,出于不同的角度,都是有道理的。这里主要从精神层面而不是实践、成果等层面对工匠精神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也就是试图回答作为心理因素的工匠精神有哪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对于形成和支撑工匠精神的意义何在。

工匠精神既然以工匠命名,那么首先要把工和匠的含义弄清楚。

关于工,较为规范的解释包括,劳动日的计算单位、(擅)长于、技术和专业修养、工夫、工巧等;匠则是指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从中可以看出,所谓工匠精神,主要是借用了工和匠中关于劳动量(工、工夫),专长(长于、擅于、造诣、技术、专业修养)和劳动成果(精巧、工巧)等几个方面的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升华出具有正面能量的与劳动有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对待劳动目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成果的一种态度,它是优秀劳动者精神世界的要旨所在,它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工匠精神是激励和支撑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生产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心因,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热爱、敬畏、专一和较真。

需要指出的是,工匠精神始于工匠,这一精神的主体起初应是手工劳动者,它的引领指向更多是基于技能的,而不是基于创造的,其价值取向是“好”,而不是“新”。虽然,许多优秀工匠手中不乏技术乃至思想的突破和创新,但多数情况下是熟能生巧、技近乎艺的结果,是工匠精神的良性副产品。工匠精神不会直接导致发明创造,弘扬工匠精神的着眼点也不在于斯。当然,工匠精神的众多核心理念,对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同样是重要和必要的,许多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身上同样闪耀着工匠精神。但创造性劳动仅有工匠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它对劳动者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创造性的思维,敢为人先的勇气,对新事物的敏锐等等。强调这些,主要是为了厘清工匠精神的要旨,避免基本内涵和要求上的含混不清,以更好发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作用——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技能,保证产品质量。

第一,热爱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动因

说起工匠精神,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专注、认真、求精、严苛这样一些概念,更能浮现出劳动者专注于一件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的形象,而很少提及热爱。其实正是这个热爱,才是成就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离开它,就难以搭建起工匠精神牢固的体系架构。因为唯有热爱,才能解释工匠对特定劳动对象的超常兴趣和关注,才能解释他们长期从事重复劳动的内在动力所在,才能解释他们头脑中许多看似无用的目标追求。

一个人对某一种事物的热爱,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培养和认知,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热爱一定是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力。因为热爱最直接的后果是兴趣、专注和持之以恒,而这些便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

学者王鲁湘先生有一篇记述日本漆器匠的文章,说到两个工匠,一个称西先生,一个叫西广胜。西先生当年被漆器的美所干扰(不少日本人认为,早晨起来喝下盛在漆碗中的早粥,可以令他一整天充满活力,手捧盛汤的漆碗时,掌中承受汤之重量与温暖的感觉,正如支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肉体)决定来到轮岛(日本地名),做了一名制作漆器的匠人,一生从事沈金技艺(用非常细的工具,在完成的漆器作品上一点一点地刻出图案,再于上面洒上金粉。这一技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把飞禽走兽的神态和蓬松的羽毛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一非常精湛的技艺,一般的人很难做到,西先生是少数几个成功者之一。西胜广的漆器也做得精美绝伦,但他的许多作品是不卖的,而是放在自己身边,或者供亲朋好友欣赏。日本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是举世闻名的,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人们对日本许多商品的赞誉。这两位漆器匠的作品,虽未得亲见,但其精美度是可以想象到的。这里要说的是,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一行当中的名匠大家,首先出于他们对自己手中工作的热爱。西先生因为漆器的美而投身这一行业,西广胜先生则舍不得出让自己的作品,两位手工艺人的事例说明,热爱至于确立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早些年,为了寻找失传的单口相声《张双喜捉妖》的本子,他先后辗转于南京、深圳、洛阳、西安、北京、天津等地,通过写信求助、当面请教,在前辈老师那里寻访到口述、残本和录音等零星资料,最后将它们糅合在一起,整理出了新的本子,这件事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郭先生自己解释,不为别的,就是太喜欢了。《张双喜捉妖》是一个志怪题材的节目,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包袱迭出,是单口相声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名段,人们今天能享受它,盖出于郭德纲的热爱。

真热爱者,一定轻名利而重事业。人们熟知,绝大多数古代留下的文化瑰宝,如青铜器、玉器、各类手工艺品等等,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令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但这些作品鲜有匠(艺)人的署名,人们只能用历史遗存和先人的创造予以褒奖和崇敬。我们无法精确猜测这一现象的原因,但至少存在这样一种极大的可能,那就是当时的匠(艺)人们,头脑中恐怕就没有“名”的概念,或者在他们看来名不重要,做这件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范宽在那幅著名的《溪山行旅图》上的署名,能较有说服力地为此作出注解。《溪山行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巨制之一,范宽只在画幅右角的树阴下落了二字名款。至今,尚无找到当年存在强制画家不得在画作上署名的禁忌和规定,他在《溪山行旅图》上的落款,可能有当时对画面经营的考虑,或者长期以来存在不署名的习惯,但不管怎么说,那时的画家对名不十分在意,至少还没有以画扬名的意识,他们就是为作画而作画。中国古代玉雕,佳作累累,除了明代的陆子冈在作品上落有名款,也就是所谓的子冈牌,其它鲜见有工匠署名的。当然,不署名不等于就是热爱,但自古到今,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工匠和艺术家,尤其是那些传世名作的创造者们,他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劳动成果中,必定包含“热爱”这一不可或缺的因素。一篇记述敦煌壁画创作的文章写道:“‘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疹交集是当时身处敦煌画匠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写照。而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高级画匠们为寺院建窟,又多会将所得工价大部分捐给寺院,或者不计报酬多寡,互相谦让。”生活艰苦,身心寂寞,远离喧闹,终老荒漠,是什么支撑着敦煌艺术的创造者们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不计时日、不计报酬的不懈努力,追根寻源,热爱一定是它的重要动因。

第二,敬畏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内涵

如果说热爱对于所有成功的从业者具有普适性,那么敬畏则是工匠精神独有的内涵。因为要做到穷其一生专一不移,要做到年复一年恪守规范,要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止步,除了热爱的驱动,还需要有敬畏的约束。因为唯有敬畏,才能克服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惰性和任性,为事业的身躯添上自律的翅膀,使之飞得更远更长,它与热爱是并行不悖的,更是除了热爱之外,成就工匠精神的另一个心源。

敬畏者所何?首先是对行当的敬畏。对绝大多数工匠来说,他所从事的职业不是由自己开拓和创立的,而是来自有源可稽乃至无源头可考的历史传承,它们近乎是一种天赐。一个普遍的说法,就是老祖宗赏饭。这种天赐,是工匠们成就事业之场所,兴趣爱好之寄托,养家糊口之“饭碗”。因此,这份职业(工作、手艺)就是工匠头上的一片天,不管外界怎么看,对从业者来说,它是最为崇高的,是容不得轻慢更容不得亵渎的。通过自身的努力,把手中的生活做好、做精,以此维护和昭示行业的声誉和价值,就是对历史和自然法则的尊重,就是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肯定,就是对来之不易饭碗的珍惜,对工匠来说,这就是天职和使命。关于这一点,还有论者认为,今天的人们要正视前人的创造,承认世间的大多数事物源于他们的肇创,不要轻易说“原创”。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到了敬畏。角度不同,教给人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敬畏的另一个对象便是先人。行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老祖宗,没有老祖宗,你再有本事也不是干这个的。中国的五行八作都有自己的开山鼻祖,如木匠之鲁班,紫砂之陶朱公,医药之孙思邈,等等。他们在后辈子孙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后人用各种典礼和仪式让他们配享荣誉和尊崇,更对他们初始定下的种种规矩恪守不悖。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吃水不忘掘井人,不能数典忘祖。这一层的意义与对行当的敬畏相近。第二个含义是,一个工种、一门手艺之所以能够独立行世,靠的是前人当初确立的、有别于其它的功能定位、技术规范和价值追求。从事特定的行当,实际上是对这一行当承接、生存和发展的承诺,没有这种承诺的意识和责任担当,你就“不是干这个的”。对工匠来说,对先人的敬畏通常通过对师长的敬畏加以体现。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发端于依靠言传身教、自然传承为主的农业时代,它是在依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的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体系中完成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师傅为核心的师徒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要求工匠用血亲延续的态度和准则对待行业的传承。与其它敬畏不同的是,对师傅的敬畏不是工匠单向的主观意愿,它还包括为师者基于业内规范的种种言传身教和严格管束,惟其如此,工匠精神才不是一种泛泛的原则要求和道德说教,而是具有清晰的行为准则、评价标准和实现目标的刚性约束。应当说,师徒制在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敬畏再一个对象便是技艺。工匠精神说到底是围绕一个“工”字生成和阐发的,而“工”字在工匠精神的语境中,主要是指“技术(艺)”。技术熟练的程度决定产品的质量,技术难度的大小决定产品的价值。能工巧匠,就是指那些在熟练程度和技术难度上遥遥领先的人们,极尽工巧便是对他们手中作品的形容和夸赞。许多古代工匠的伟大创造和精巧制作,如屋宇建筑和家具制作中的榫卯结构,青铜的冶炼,瓷器的烧造、宣纸的制造,以及竹木牙角的雕刻等,迄今为止,尚未被后来的人们所超越。技无止境,艺无古今。任何轻视技艺的无知狂妄和粗制滥造,只会造成对行业的伤害乃至毁掉一个行业;只有怀揣着一颗对技艺的敬畏之心,才能学而不厌,实践不止,让行当和手艺在自己的手中最大限度接近高峰,并在有一天实现对前人的超越。

敬畏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对象就是良心。中国人对“天地君亲师”敬畏和崇拜,以及与之相关的敬天法祖、顺服天意、感谢造化的意识,早已深深嵌入工匠们的灵魂,并演化为天生我才、舍我其谁、恪守天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一行的实际行动。“人在做,天在看,”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理暗示,使工匠们有所忌惮而不敢擅越雷池。敬畏良心,最现实的是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在传统的工匠和艺人们的口中,一直被尊为衣食父母。在工匠们的心目中,他的营生靠消费者支撑,他的生计靠消费者维持。正因为如此,“要让买(主)家感到值”,“一分钱一分货”一直是传统手艺人坚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这些辱没“工(工夫、工时)”“匠(技术规范和标准)”核心价值的问题,既广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也是工匠自身的奇耻大辱,且为同行所不容。有敬畏者必谦恭,因此,有无虚怀若谷的品德,谨言慎行的举止,小心翼翼的态度,埋头苦干的作风,是辨别一个从业者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标志。

第三,专一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支撑

人不专一,其声虽大而虚。在形容和解读工匠精神的各种词汇中,“专一”二字无疑是最为核心的。

“专”是“术业专攻”、“专心孜孜”,“一”是“从一而终”、“一以贯之”把“专”和“一”联系起来,可以解释为,终身侍奉于一件事情而凝神不分,努力到底。关于工匠精神的其它解读,如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雕细刻,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等等,有的是专一的必然结果和延伸,有的则赖于专一而成立,前者如脚踏实地、追求完美;后者如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专一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实践形态,它是由一系列行为加以实现和体现的。

一是固定不变的职业选择,也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严格意义上的匠人,大多都是终身至少是用一生的主要时间,从事一种职业或者一门手艺,而少有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如有论者指出的:“一个人(指工匠)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对特定职业的执着和坚守,未必都能成就名师大匠,但没有这一条,要成为名师大匠近乎天方夜谭。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对“老木匠”、“老画家”、“老教师”、“老师傅”等各行各业中年长者、尤其是代际相传的工匠们心存敬仰和信任,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认可和看重他们的从业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了解中国画艺术的人们普遍认为,如果齐白石和黄宾虹不享高年,便不可能成为近现代中国画的巨匠。这里蕴含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质的提升必须建立在量的积累之上。对于工匠来说,量的积累,主要就是劳动量的积累。因为,唯有足够的劳动量,才能达成娴熟,成就自如,进而促成新的变化(品质的飞跃)。工夫和功夫不是一个概念,但功夫一定少不了工夫支撑。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童庆炳,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一直留校任教,至2015年6月去世,在北师大执教40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专著和教材18部、主编各种丛书24种,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童先生说过:“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好了,我就做好老师就行。”显然,40年在北师大的执教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

二是不计时日的重复劳动,也就是一件事情反复做。

工匠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几近机械的重复劳动。日复一日,坚持不辍,假以时日,终成事功。《庄子》中《佝偻承蜩》的寓言,揭示了这个道理:那个驼背老人捕蝉,就像抬取一般熟练,其成功之道就是,技艺练到五六个月时问,在竿头上累二个小丸,可以持竿而不使坠地,这时去捕蝉,逃掉的就很少了;在竿头上累三个小丸而能不坠,则逃掉的蝉只有十分之一;在竿头上累五个小丸而能不坠,再去捕蝉,就如同拾取一样容易了。“杆头累丸”便是这位驼背老人的重复动作,而最终捕蝉就像拾取一样,便是重复使然。与它同义的还有“百步穿杨”的典故。雕虫小技如此,艺术创造也是如此。据传,中国画史上著名的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曾对着元人的一幅作品临摹了一两年。重复,在一个真正的劳动者那里,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更不是无效劳动,它是通往熟练、老辣、精微、贯通、提升的必经之路,凡有大成就的工匠们,没有一个不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正是这条道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足迹,磨练和凝聚了工匠精神中坚定、踏实、耐劳的气质,更演绎着熟能生巧的客观规律。

是抛却功利的精雕细刻,也就是一门心思做一件事。

任何匠人都懂得精雕细刻对于产品质量的意义,但很多人做不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人缺乏认真耐心的禀赋,难以承受精益求精所需要的坚持和等待;有的人缺少事业的追求,不愿为提升产品质量呕心沥血。除了这些个人修为和禀赋方面的原因以外,影响精雕细刻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的制约和利益的诱惑。

听一位精细木作专家说过,顶尖的红木家具制作,在用材和加工上是十分讲究的。选用的材料,必须是自然状态下消除应力之后的木材,这些木材需要通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自然阴干,然后从中挑出体积和纹路合适的材料用于加工制作,为确保产品质量,家具的每一个构件还要预留一到两个备份,以随时取代可能出现扭裂的材料;家具全部使用榫卯结构,拒绝任何钉子固定和胶黏结合;家具的表面光洁度完全采用人工打磨,先后用不同目数的砂子反复加工,少则七八遍,多则十几遍。按照这样的要求,做成一件常见的家具,从选材算起,大致需要一年乃至几年时间。这位专家说,这样精工细作制成的家具,质量自然是上乘的,但它所占用的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工手成本,是商业化家具生产所不能承受的。在这样的工艺流程中,工匠们以近乎苛刻的标准选用材料,一丝不苟地遵循既有的制作规范,反反复复地雕琢自己的产品,如其说是制作家具,不如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它必须把对金钱上的患得患失放到一边,否则是很难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

第四,较真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

什么是较真,简言之,便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之所以拥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并最终将这一态度转化为本行业最优质的、其它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就在于他们的内心追求完美和极致,并为此付出持之以恒、无怨无悔的艰苦劳动。如果说,热爱主要解决劳动兴趣问题,敬畏主要解决职业规范问题,专一主要解决经验积累问题,那么,较真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来说,主要解决的是价值取向问题。

较真,首先是恪守技术规范。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技术规范,正是这些规范成就和支撑了这个行业,并使之与其它行业相区别。从这个意义说,没有技术规范便没有特定的行业和手艺。在技术规范上较真,既是对行业和手艺应有地位的维护和坚守,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不二法门,更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规定动作。“好东西,都是用笨功夫做出来的。”既是对劳动意义的肯定和褒赞,更是揭示了遵循行业规范的极端重要性。以紫砂壶艺为例,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制作,手工成型(以打身筒、镶身筒为核心的一系列关于泥、工、艺的技术要求)是它的基本技术规范,这一技术规范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它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将艺人的思想、手工的工艺和紫砂泥料的物理特性统一于紫砂审美的最好的方式,是发挥艺人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手段。“文革”期问,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生产处于停顿,灌浆速成的商品壶生产技术有取代传统工艺之势,虽然这一工艺符合紫砂壶商品化生产的需求,但还是为众多紫砂艺人所不屑和抵制。因为在这些紫砂艺人的心目中,紫砂壶是与手工成型须臾不可分割的,放弃了手工成型,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生产,更没有紫砂壶艺术。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临摹是中国画创作的一项基础性技术规范,是成就中国画艺术的必要积累。齐白石早年曾经临摹《芥子园画谱》和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那本《芥子园画谱》,齐白石整本临摹,描写得一丝不苟,连那些枯笔破锋,都不‘走样。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上面的印文和篆刻效果,齐白石居然用毛笔一一描成,却看不出笔描的痕迹。对此,启功先生认为,这是今天齐白石的艺术创作能够保存在国内外各个博物馆中、而大多数画家做不到的道理所在。对技术规范的较真,看上去近同迂腐和固执,甚至被视为创新的对立面。而实际上,正是这种较真,捍卫了一门手艺、一个行业、一种专业的核心价值,使得特定领域的发展和创造,具有必要的基础和真正的意义。

较真,更重要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这是更难、更高境界的较真,完美、极致最终是在对自我的较真中加以实现的。

对自我的较真,核心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激励。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成为一名优秀工匠发愤图强,争创一流的直接动力,并促成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尖端产品的诞生。有研究者指出,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一件产品的质量,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这里的意思是,对一个匠人来说,把产品做到登峰造极犹如初学入门一样,都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都是必须的。在较真的工匠那里,他人创造的辉煌业绩不是自己望而生畏、甘于平庸的羁绊,不断提升的技术(艺)难度不是自己知难而退、轻言放弃的借口,已经取得的成绩不是自己固步自封、停止不前的理由。正是这种与己较真,追求卓越的心理,促使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手中的工艺,从而把产品(作品)品质的百分比不断向上提升,并实现99%小数点后面的“9”不断延伸,最大限度地接近完美和极致。与自己较真,无疑要熬得起时间,受得起苦累,耐得住寂寞。报载,1879年,学者威廉姆-比尔,为解决农民在田间除不尽杂草的烦恼,决心找出答案:要被除多少次,野草种子才能失去活力。他用20个窄口玻璃瓶,每个瓶子中装23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种子,埋于地下。比尔当年决定,每5年挖出一个瓶子,看看里面的种子还能不能发芽,20个瓶子就是100年,后来先后改为10年挖一个、20年挖一个,如果速度不变,这个实验要到2100年才能完成。而就在比尔埋下玻璃瓶不久的19世纪末,科学界已经发现了能够杀死杂草而对苗木、禾谷无害的除草剂。至今,137年过去了,几代植物学家精心守护的秘密,依然掩埋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土地里,这个世界上最漫长的实验之一,今天仍在进行中。虽然实验对除草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草种存活时间的追寻,对其它新的具有科学价值现象出现的期待,仍然引领着科学家们不放弃、不抛弃,敬终如始,孜孜以求,这就是这些科学家追求的完美和极致,是工匠精神的科学实验领域中的闪耀。

猜你喜欢
敬畏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一些敬畏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0
敬畏一粒米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06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拿出精神
敬畏先烈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