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钊 李根 张继超
一、话说宣德炉
金代时期的铜镜是在我国铜镜逐步走向衰退时候而又重新崛起的一族。这个时期的铜镜,它基本上脱离了以前铜镜纹饰那种含意比较朦胧,纹饰比较抽象的神秘基调,而纹饰多数是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写实和民间广为流传经典的故事为内容,所以这个时期铜镜的纹饰非常的直观,韵意表达比较直白,充分的反映出这时期浓厚的草原民族文化的气息。
金代时期的人物故事镜是这个时期的主体部分之一,它代表了金代时期铜镜一个特色。它的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韵之美好。有些故事流传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和演唱。金代的人物故事镜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比较突出的。下面我们就以几枚金代故事镜加以说明。
图一,金代达摩渡海镜。直径15.4cm。八瓣菱花形,圆钮平顶,全镜纹饰为海水滔滔,浪花翻卷,镜钮右侧海面上立一僧人,身披袈裟,手持法器,脚踏一叶小舟,逐浪前进,镜钮左侧下方一龙首探出,口吐云雾徐徐上升,托起了一座殿宇,八瓣菱花缘内侧有图案化的云纹。纹饰运用半浮雕手法,制作精良。纹饰取材于达摩故事,达摩为天竺香至王子,于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航海至广州,后至嵩山少林寺,传说面壁九年,后遇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及其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金代佛教实践方面以禅宗为主,达摩题材的纹饰常出现在此时的铜镜中。
图一铜镜寄托了古人的各种思想情感,又是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要用到的日常用品。铜镜文化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佛教题材图像在铜镜中的渗入和表现,让我们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兴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们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提供了资料。同时铜镜也成为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一个载体,它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使这种外来宗教越来越深入人心,承载了信教者的思想和情感。铜镜艺术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更大的魅力!
图二,金代隆中求贤人物故事镜,直径22.3cm,圆形,圆钮,素宽缘。钮上方以阳起的线条勾勒出起伏的山丘,山坡上浅浮雕斜生的垂柳,枝条柔软垂落,兰花等植物伴生周围,空中两只雀鸟飞翔而过。山坡下亦是怪石散落,花草掩映。镜钮左右各立两人,左边二人衣着儒雅,似在交谈,边说边作手势;右边二人作武夫装扮,牵马等候,并探头张望,其中一人肩扛长刀,纹饰描绘细腻传神。该镜尺寸较大,版模精良,纹饰清新洒脱,反映了刘备隆中三顾茅庐的场景。
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历史演义小说,也基本上代表了该类型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就其成书而论,其中化用了大量来自封建士大夫修撰的正史,如《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也包括了一些未被视为正史的野史轶闻,如南朝宋人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博采各家野史,细大不捐,在补充了《三国志》史料的不足之外,也在客观上丰富了《三国演义》的创作素材。此外,小说也吸收了民间口传文学对三国故事的重新创作与传承,尤其是在宋代市民文化勃兴以来,来自民问的讲史艺术“说三分”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同样是难以估量的。《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代累积型的历史演义小说,正如何满子先生所说的:“《三国演义》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之作……”
而铜镜中出现三国的故事正说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分量。
图三为金代唐王游月宫故事镜,直径18.3cm,菱花形,圆钮,左侧有一参天桂树,树下有桥,上站一侍女,似在迎接,岸边一个戴高冠帽的男子,桥上还有玉兔捣药与金蟾,右侧祥云缭绕,云上有三人,背有一处宫殿,图案内容显然讲的是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此镜构图疏密有致,形象逼真。
唐玄宗游月宫故事见卢肇《逸史》“开元中,中秋望夜,时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中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色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他看得如痴如醉,默记其舞蹈之中优美的曲调,回到人间后印令主管宫廷乐舞的官员依此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仿佛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宫廷舞女的舞姿,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上述例镜中,长拱形大桥,桥左端穿长袍站立的男子,执族节行走于桥上的方上,桥右端一高髻女主人和持仪仗羽婴的侍者,人物身后的楼阁建筑、大树、隐约山峦等,大体能与《逸史》描述的人物、景观契合。此镜铸造的目的在于为唐皇盛世歌功颂德。
图四为金代许由巢父人物故事镜,直径19.5cm,圆形,圆钮,纽右侧几株松树生于山石之旁,高可参天,枝叶茂盛,树下跪坐一人,着高冠长袍,左手拉住宽大的袖缘,右手引清水洗耳。水波旁一人,双手牵牛,目视前方,似在与洗耳者对话。此镜镜体厚重,铜质细腻,纹饰清晰,版模极佳。该镜采用多种工艺,将浅淡的水波纹和高浮雕的人物树木巧妙搭配,立体感极强,凸显生动的故事情节。精美品这一图案所反映的是上古时期许由巢父的传说故事。许由巢父故事镜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辽、金时期,衰落于元代。晋呈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尧又召为九州岛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岛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通见子?子故浮游,欲求闻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水。”
金兵的入侵与频繁的兵火浩劫,权奸误国、仕途阻塞与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无奈,文化禁令的强制实施,朱子理学的兴起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等等,导致大批士人为寻求精神重压下心灵的解脱与清静而归隐不仕,也符合传统士人追求的“天下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标准,隐逸之风盛行,进而浸淫至宋代的物质文化中,承载着隐士文化精神内涵的许由巢父故事镜也因此广为流行。
图六为金代柳毅传书镜,直径17.2cm,圆形,平钮。以钮为限,分为上下两部分,钮及其以上为陆地,钮下为河水。陆地上,沿着镜缘左侧伸出一株大树,树下一男一女,女子衣带漂拂,男子面向女子,身子微向前倾,双手拱起,男女互相倾诉姿态。右侧一人牵马,马头向钮。树下草地上分布着几只羊。其间有一方框中有铭文“河中府马家白同镜”。下部分河水中波涛翻腾,两条鱼在嬉戏。素缘。此镜放映的是“柳毅传书”的故事.
《洞庭灵姻传》主要讲述落第书生柳毅与弃妇龙女之问有关爱情、报恩、神灵的传奇故事:唐仪凤年问,呆日,柳毅下地还乡路逢牧羊女,貌若甚戚者。便问其故,乃得知牧羊女实为龙女也,为无情郎所厌弃,托书于毅,毅慨然许之。以水府深,遂扣通达之术,径引别东去,月余还家,诣洞庭,果如其言,由武夫揭水指路,闭目数息至宫,会洞庭君,幸玄珠阁,须臾方临。设拜后进书,哀咤良久,举宫悉恸。后洞庭君感柳毅之德,多次设宴款待,纵酒娱乐。钱塘君提出将龙女许配给柳毅,但因出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柳毅辞归,娶妻屡亡,乃迁居金陵。而龙女一直感念柳毅之恩,“誓心求报”,她闭门剪发,断然拒绝父母欲将她许配给濯锦江的小儿子的愿望,后知柳毅在金陵鳏居,乃化名卢氏女,由媒说合,与柳毅终成夫妻。夫妻感情甚笃。谈及往事,柳毅方知卢氏即龙女。后夫妻二人徘迁南海,复归洞庭。
图五为金代吴牛喘月仙人镜,直径27.4cm,圆形,圆钮,钮两侧波涛起伏,有一仙人腾云驾雾,上部天空中祥云映衬,一轮弯月浮于其上,钮下一牛跪卧小洲之上,回首望月,整个镜背水天相接,翻滚层层波浪,意境优美,此镜纹饰粗犷而不粗糙,具有当时典型的造镜特征,造型灵动飘逸,水纹亦有烟波浩淼之感,画面精细如丝,精美吴牛喘月镜源于《世说新语》:大臣满奋怕风,与晋武帝对坐时担心遮挡北窗的琉璃屏风不严实。惹得武帝笑话,他于是自我解嘲说‘我怕风就像吴地怕热的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对着月亮喘粗气。
至于吴牛喘月镜的图案背后是否有其深刻的历史含义,学术界和文物界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有学者研究认为,金人官作吴牛喘月镜是金人蔑视宋人的心理流露,将其比附成见月而喘的吴牛和伤弓之鸟。其说可谓是阐幽发微。然而,我们认为“吴牛喘月”的典故为唐宋人庶几不引,又如何突然成为金人讥诮南方宋人的文化语码了;再者,金元铜镜上的图案,凡涉人物故事的,无一不取源自当时流行于瓦舍勾栏的杂剧南曲。在我们知道的剧目,或能以之命名铜镜中,耳熟能详者有柳毅传书(镜),冷落生僻者也有张生煮海(镜)。这在当时均是街头巷尾传唱的故事,其内容主旨也多是讴歌爱情的,并寓意着吉祥长久之味。我们认为吴牛喘月镜这型镜应跟以上故事镜来源相同。
对于金镜的评价,过去,人们认为中国铜镜自唐末五代起日趋衰落,但是我们认为金镜是后来的异军突起。其有所创新,艺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它的艺术题材以写实为主,已经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威严、繁缚、神秘、超现实的特点,走上了简单、明朗、流畅的道路,在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金镜故事镜的图案题材对于研究金代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的往来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它呈现出多样化风格,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一件值得重视的事,值得我们收藏和研究。
从人物形象与纹饰来看,表现的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柳毅传书的爱情故事。虽然镜饰图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素的自然风貌,但是爱情故事却是一波三折。关于柳毅传书故事流传很广,至今各种曲目还在传唱,以歌颂其忠贞的爱情故事。宋、金之间历史上曾进行过长期频繁的军事征伐,战争的结局,金人虽以军事征服者的姿态占领了淮河以北的本属于中原赵宋王朝的大片土地,但这片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厚重积淀、拥有高度发达文化的广袤中原核心腹地,并没有因金政权据有、经营而在文化上为金人所迅速同化,相反却保持了中原传统强势文化的特性,反过来对相对落后的“金文化”产生了强有力的改造与影响。宋、金两国的文化在长期的军事冲突与政治、经济交往中有一个彼此相互影响、不断渗透融合的过程,柳毅传书故事镜在金代的出现与流行,便是这一社会背景下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典型个案。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柳毅故事最早的文本应该是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洞庭灵姻传》,一题《柳毅传》。原文载于《太平广记》卷41 9注出《异闻集》,题日《柳毅》在南宋谢维新《古今何必事类备要》前集卷50节中节引《洞庭龙女》,文末注《柳毅传》,此为宋人因《太平广记》而改。明清稗集多收入此传,有《虞初志》(卷二)、《情史》(卷12情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