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晓霞
【摘 要】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诸多家长偏向于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特长等。而忽视了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也忘了“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古训。古人云:“桑树从小扶”,充分体现了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率先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列为重点教育。
【关键词】幼儿 爱心 感恩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26
“感恩”是忠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充满爱心,充满信心。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对同伴,对周围的人有了深厚的情感,才能服务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
一、家长和教师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家庭往往重智力的投资而忽视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对老人关心、照顾、尊重、孝顺、家人之间民主平等,这些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是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父母,是孩子眼中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也有着潜移默化地作用。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教师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幼儿天性会模仿,当教师对幼儿时时关心,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感激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以幼儿园教育为抓手,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潜移默化地渗透形成的,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感恩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的不同,人的品质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幼儿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教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一次,我带孩子到户外参观,途中看见一个工人叔叔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着作呕的臭味。“老师那叔叔在干什么呀?”“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他真不讲卫生!”……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让他们自己去问叔叔。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走到那位叔叔的身边。孩子们捏着鼻子问:“叔叔,这儿这么脏,你在干什么呢?”那位叔叔说:“下水道堵了,我得把他通一通,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不会把马路给淹了,行人走路就方便了。”我及时加入他们的对话,进行引导……经过一番交流,孩子们都被感动了,争着拉着叔叔说:“谢谢你,叔叔。”“叔叔你辛苦了”……这是一次多么棒的爱心教育现场啊!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即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二)挖掘教材中的“爱心”素材,开展感恩教育
在幼儿园教材中,有些“爱心”教材可充分利用。给幼儿讲一些感人的、爱心的故事,如:《三只蝴蝶》《孔融让梨》等,让他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会同情人,知道要关心、关爱身边的人。再如让幼儿表演故事《狼和小羊》,让他们进行角色表演的同时,体验对小羊表示同情的情感,愿意主动去帮助它,从而使幼儿懂得,生活中应该同情弱者,使他们明白自己也常会受到别人的帮助,当自己有能力时应主动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艺术的手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淡化了说教的呆板,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爱心也一点点地渗入孩子的心灵。
(三)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地结合主题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活动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产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在中班主题活动“周围的人”的活动中,孩子们又了解了除了家人之外,还有很多不认识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就要上小学了》时,针对小朋友马上就要毕业了,开展《我要感谢的人》这一活动。告诉幼儿:“马上就要毕业了,在这三年里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你怎样来表示感谢呢?”有的小朋友说要感谢老师、有的说要感谢阿姨,还有的说要感谢自己的小伙伴;他们折了千纸鹤送给老师,画了最美的画献给阿姨,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最喜欢的玩具。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几个孩子跑到我跟前流着泪说:“老师,我们舍不得离开你!”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多少孩子对老师、阿姨、小朋友的爱。总之,结合幼儿园的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积极的融入感恩教育,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化,我们的教育应从家庭、幼儿园逐渐地延伸到社会。为了让孩子能真正的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去学习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人。例如,我们的孩子省下自己的零食,亲手制作充满爱心的礼物,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敬老院,让他们和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和他们聊天,还给他们敲背、按摩,使爷爷奶奶感受他们的关心和帮助。通过一些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使我们的孩子真正的学会关心人,帮助人。
我们的感恩教育犹如秒针分分秒秒不停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爱他人。我们要想方设法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播下一颗颗感恩的种子,用心灵的泉水滋润、灌溉、培养、呵护他成长。我相信,终有一天,爱心的花会开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