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祥 昂卫星 张志国
摘 要:物流包装是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精益物流的基础,物流包装的标准化、模数化、系统化、集约化关系到汽车主机厂物流供应链高效运行,对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汽车零部件物流包装各主机厂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个行业无相关的标准约束,导致各主机厂包装发展层次不齐,包装标准也不尽相同,严重制约物流包装的发展。当前各主机厂均在深度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零部件物流包装,从包装流程、包装标准、包装设计、包装管控及集约化、外包化来梳理、整合包装技术及
资源,形成精益物流包装体系,以求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关键词:精益包装;包装标准;包装信息化;包装成本;包装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合资工厂如雨后春笋把发展起来,而自主品牌在得到政策扶持下,也在夹缝中茁壮成长。各主机厂无论是在商务采购、制造工艺、质量表现、供应链水平上都体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标准和应对方案。但我们在看到各主机厂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存在的不足。本文重点对自主品牌主机厂(以下简称主机厂)供应链中物流精益包装进行阐述,重点围绕各主机厂物流精益包装为例,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1 物流精益包装概述
1.1 精益包装的概述和意义
精益包装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存储、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简而言之,精益包装就是一种以满足需求为目标、力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防护、不断创新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
2 自主品牌物流包装存在的问题
2.1 自主品牌物流包装发展简介
2.1.1 主机厂物流包装发展经历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合资公司或外资企业照搬照抄,包装业务开展流程,包装标准,包装管控等直接拿来使用,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方便自主品牌能第一时间建立自己的包装体系,但也存在局部的局限性,每个主机厂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包括销量、制造工艺、供应链水平等层次不齐,照搬照抄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适应性问题,造成包装成本急剧增加,严重制约自主品牌汽车厂的物流成本控制。第二阶段是沉淀提升。在结合外部标准导入实施后,从中汲取适合的环节改进优化,例如包装的规格、数量、人机工程、全程循环包装等,以适应物流供应链的发展。
2.2
自主品牌物流包装存在的问题
2.2.1
包装流程无法支撑业务开展。
流程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工作,只有高效简洁的流程才能来支持实际业务的良好运行,纵观目前整个自主品牌车企的包装流程,发现包装流程上存在很多短板,包装的落地是为了提升质量、方便运输、便于装配,在流程中,生产部门、规划部门、质量部门、物流部门要责任分配均衡,每个部门在权衡评审时总是站在自身角度出发,为了满足各部门的需求,应作为主控部门的物流变成了协调部门,只能不断的满足或平衡需求,这就造成了过度包装、不合理包装的出现,进而影响到物流供应链整体的精益运作。
2.2.2 包装信息化水平低。
包装设计信息化首先表现在设计软件的更新上。从原始的手工临摹测绘到 CAD平面制图,包装设计软件一直是缺乏更新,也是物流中的一大软肋,在项目初期包装设计时,平面设计及图纸无法模拟出包装真实状态,给后续包装认可及实施带来弊端。同时包装信息化也体现在包装实物的硬件上。自主品牌包装实物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物料的整体路径状态还是非常滞后,缺乏 IT技术的运用,对全程供应链的订单执行、运输、仓储、发运缺少实时监控,制约物流响应及时性。
2.2.3 包装成本不透明。
物流成本涵盖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仓储成本三个模块,其中包装成本对运输和仓储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自主品牌主机厂的包装成本核算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
第一、报价节点超前。一般是基于供应商在项目 P2节点报价,在《预批量价格协议》中已明确具体成本,这种操作流程及报价核定存在严重缺陷;第二、报价方式比较粗放。对于物流成本中的包装费用,因供应商急于在竞争中占到优势,一般都是大幅降低,从而包装成本占比值降至最低点,影响后续阶段主机厂包装标准的执行及后续批量生产包装的投入。
3 实现精益包装的对策
自主品牌包装业务的发展近些年得到日益重视,包装工艺及技术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提高,但因总体思维的狭隘及局限性,目前困扰物流业务发展的核心还是包装这块的基础工作,从包装标准化、包装 VAVE及 MILKRUN业务的推出,包装的规划是否得当已严重制约高效物流的发展,以至于物流成本占整车比例大幅增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仔细研究物流包装现状,对标行业翘楚包装的规划,找出一条适合自主品牌主机厂发展的精益包装规划,对于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提升品牌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下是针对自主品牌主机厂在包装业务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的讨论,提出的改进方案:
3.1
梳理包装流程,明确节点各部门职责及交付物
3.1.1
以物流为中心,梳理各部门在流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以具体包装服务单位为直接需求部门,参与评审,满足质量、效率、成本三者兼和,实现精益包装。同时,物流部门应在包装流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提升物流包装工程师的能力水平,在包装方案设计时了解质量需求、生产需求,考虑全面,这样,在与各部门共同评审时能明确共同点,有利于提升效率。
3.1.2 确立包装完全责任部门。
包装在供应链中涉及供应商、 3PL、生产部门、物流部门、质量部门、规划部门等,在各自立场所确认的主张相互矛盾时,需要完全责任部门确定方案,以避免在部门相互争辩导致流程复杂,影响效率及精益包装的推行。
3.2 运输车辆的标准化
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着的运输方式多样性,汽车行业运输基本以货运车辆为主,各主机厂车辆的标准等也是不尽相同,如平板车、普通货车、围栏货车、厢式货车等运输车辆都在自主品牌主机厂中大范围的使用,但纵观国外或合资品牌主机厂,运输车辆统一为双飞翼厢车,这种运输车辆标准化高、密封性好、装载率高得到广泛的运用。故如做到供应链的尺寸链匹配,运输车辆的标准化才能释放出精益包装的作用。
3.3 单件包装模型的制定及发布
包装模型是在长期的包装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工作结晶,对于自主品牌主机厂来说,因为包装标准开展的较晚,过程中无总结沉淀,对于此项工作基本是一项空白。如果要实现精益包装的推广,有必要认真的编制包装模型,对于汽车每一种零件均应该设计单一包装模型,一方面为了经验沉淀,另一方面可以让不同包装工程师有个统一的包装模型识别基础。
3.3.1 集合包装的规模化运用。
汽车零部件中小件或散件占零件总数的 70%,对于这些小件出厂包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集合包装的使用,如天地盖纸箱、卡板箱、折叠 EU箱等,这些包装规格因综合考虑尺寸链的模数,故对供应链的提升作用非常明显。
3.4
提升包装信息化水平,广泛推广使用电子标签及定位
包装信息化的实现,能极大的提升包装设计水平及供应链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包装设计软件的配置。包装工程师需要配置 CATIA等功能更强大的三维立体功能的软件,将原先存在于思想意识中的概念包装模型通过三维软件实现动态装配、模拟,从而指导后续实物的制作、验证及批量实施。第二、包装实物 RFID电子标签及定位芯片的运用。电子标签及定位芯片在包装实物上依据零件类型使用,可大幅度提升物流环节运行效率及订单执行过程中对物料的掌控。
3.5
明确物流成本核算主体,建立包装核算模型
包装成本核算的合理对于供应商及主机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阶段的包装成本核算因无物流介入,对于其准确性是值得商榷的。建议改进方案:
3.5.1
物流费用核定推迟至项目 P4-P5节点确定。
物流成本从采购体系中剥离,由物流部门独立核算,从运输、仓储、包装三块业务介入,依据实际成本发生的费用来核算供应商物流成本,具体到包装成本,需在项目 P4节点前完成包装方案的定稿及器具样件价格的确定及制作, P5节点前确定具体包装费用明细,随采购的《批量价格协议》报项目组。这样就避免因成本倒置带来的供应商对物流的抱怨,同时,明确后的包装成本也能降低采购成本中额外增加的包装成本。
3.5.2 建立物流包装成本核算模型。
收集包装环节要素,从包装的类型、容量、规格、投入量、维护费等设计专业的核算模型,使包装成本核算透明化,做到实物投入及维护费用和成本相一致,提升供应商对物流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新车型开发日趋平台化,同一种件的包装类型基本一致,甚至器具可以通用,如在核算中能单独撇开,对主机厂来说也是降低了费用。
3.6 拓宽包装管理方式,完善包装管理制度
从现阶段包装管理来说,有必要完善三点工作:
3.6.1 器具出入账务透明化。
包装管理的核心是账实一致性,如能做到这点,基本上包装管理水平就达到一流水准,但目前来看,自主品牌主机厂尚距离较远,器具出入无账务交接,包装从入厂至返还过程失控,造成丢失现象非常严重。
3.6.2 供应商器具出入全程信息化。
入由主机厂录入器具管理系统,出由供应商同步录入,采用器具配送单管控,等同零件;
3.6.3 完善包装管理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对包装管理过程中,从包装投入、物流周转、进出账实处理、维护维修、盘点、器具增补、器具报废均需要明确的、可执行的包装规范支撑,详尽的规范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就是作业指导书,只有让供应链各环节都熟知操作,才能实现精益包装发展。
综上所述,精益物流包装体系的建立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因素,只有持续不断优化物流包装流程及标准等环节要素、整合包装技术及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1]孙宏岭武文斌 .物流包装实务 .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