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飞
1940年,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给抗日根据地的群众讲过一堂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生动党课。他没有讲稿,只在讲桌上放了三样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一个盛着小鱼的水碗。小米,代表百姓辛勤养育;布鞋,代表民众无私奉献;鱼水,代表军民深厚情谊。这种接地气的授课方式,让受众喜欢听、听得进、记得牢。
反观当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讲党课看成“难事”,不愿动脑动手,指派他人代笔,讲前看一眼,会上读一遍;有的把讲党课变成了报告会、部署会,讲得不亦乐乎,但跑了主题、偏了靶心;有的被动应付,内容空泛,大话套话连篇,让听者生厌。实践证明,党课要想有实效,必须要接地气,才能有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
“沾泥土”才能有说服力。黨课讲不出共鸣、产生不了触动,原因在于脱离实际、缺乏生活气息。好的党课素材往往产生于基层,经验做法多源自实践、先进典型多来自一线、生动语言多出自民间。
党员干部要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多走乡间路、多入百姓门、多交基层友,通过接地气来增底气。唯有如此,讲课时也才会多一些生动案例,少一些艰涩道理;多一些“地方话”,少一些“普通话”;多一些“身边典型”,少一些“远方英雄”。只有这样,党课才会更有说服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带露珠”才能有吸引力。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面对新形势,讲党课必须在内容、方式等方面求新求变,提升吸引力。
内容要新,不能总是讲昨天的故事,而是要有新的观点和看法,深入分析、仔细阐释,找准不同群体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做到“入脑入心”。
方式要活,注重互动,善于运用演讲、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手段,确保党课鲜活不枯燥。
“冒热气”才能有感召力。党课不仅能传播信仰之火、补充精神之钙,而且能解除认知之惑、提振干事之神。
因此,备课要有真情,“脑袋空空,心中必慌”,只有胸怀大局,切实将“走干讲”与“读写想”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言之有物。
讲课要有激情,只有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才能让人听得聚精会神、久久难忘。